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沂蒙精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临沂市驻京联络处授牌
发布时间:2021-05-25 14:25:46 作者:文/党委组织部 图/临沂市人民政府驻京联络处 来源:党委组织部 能源与矿业学院
点击:


本网讯 为丰富学校党史学校教育形式,5月20日上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沂蒙精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授牌仪式在临沂市驻京党委举行。校党委组织部部长谭凯出席仪式并讲话,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能源与矿业学院相关同志及师生代表,临沂市驻京流动党员党委副书记卞加强等参加了授牌仪式。
交流座谈会上,谭凯介绍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百年历程和发展现状,并对沂蒙精神展馆(北京)为学校提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表示感谢。他指出,沂蒙精神是红色革命精神之一,是临沂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群体意识,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希望以此次授牌为契机,扩展双方交流合作的深度,进一步加强学校与临沂市在人才和技术等方面的合作。
临沂市驻京流动党员党委副书记卞加强首先对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从党委工作开展情况、展馆建设情况等方面介绍了临沂市驻京党委的工作历程和建设现状。他指出,经过两年来的不断发展,展馆发挥了讲好山东故事、临沂故事的爱国主义党性教育阵地作用,提高了沂蒙精神的知晓度和影响力,并希望与学校扩大合作领域,在矿业科学上加强合作、深入交流。
能源与矿业学院党委书记高来举从党建工作、师资队伍、科研平台、人才培养等方面介绍了学院概况。他表示,能源学院及全校师生将借此机会弘扬传承沂蒙精神,把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转化为成长成才、干事创业的责任担当,并希望进一步深化与临沂市在人才、技术等方面的合作。
随后,谭凯与卞加强共同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沂蒙精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授牌。
授牌仪式后,学校一行参观了沂蒙精神展馆。展馆通过图文展示、视频播放、档案陈列等多种形式,动静结合、形式多样、直观立体地展示了沂蒙党政军民拼搏奋斗的光辉历史,使参观人员切身感受到了“吃苦耐劳、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
党委组织部副部长李帅、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卢刚等参加了活动。
沂蒙精神展馆是临沂市驻京联络处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共临沂市委依托市驻京流动党员党委在北京建设的,于2019年8月22日正式开馆。
展厅按照沂蒙精神的起源、发展顺序为轴,分为“坚定信仰、献身革命”“砥柱中流、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无私奉献”“薪火传承、砥砺奋进”四个板块,主要展示沂蒙根据地革命斗争、沂蒙红嫂及新时期沂蒙精神传承弘扬情况。
“坚定信仰、献身革命”板块主要展示了在大革命时期,沂蒙早期共产党人积极探索革命理想和救国真理,前仆后继,砥砺前行,为苦难的沂蒙人民带来了希望的曙光,在党的一大代表王尽美的影响下,临沂一批有志青年先后接受马列主义,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们以身许党,以民族解放、人民幸福为己任,抛头颅、撒热血,表现出英勇顽强、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和牺牲精神。
“砥柱中流、水乳交融”板块主要展示了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山东省委、八路军山东纵队、115师、第一纵队、抗大一分校等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相继进驻沂蒙山区,创建了巩固的沂蒙抗日根据地,建立健全了的党政军群各级组织,根据地党政军民同仇敌忾,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结下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鱼水深情。
“生死与共、无私奉献”板块主要展示了解放战争时期,沂蒙解放区军民为捍卫胜利果实,奋起自卫,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殊死斗争,先后发起了鲁南、莱芜、孟良崮等战役,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沂蒙人民与人民军队生死与共,全力以赴支援前线,为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与贡献。
“薪火传承、砥砺奋进”板块主要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后,沂蒙人民继续发扬革命战争年代的拼搏精神,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进程中锐意进取、高歌猛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辉煌成就,也使沂蒙精神不断得到传承、发展和升华。
自开馆以来,累计接待中央国家机关、北京市等参观团队300余批次、5000余人次,被确定为“山东省在京流动党员党性教育基地”“沂蒙党性教育基地北京现场教学点”“北京化工大学沂蒙精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政法大学沂蒙精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外街道沂蒙精神党群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