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荣获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发布时间:2022-03-31 09:13:43 作者:校团委 来源:校团委
点击:

基于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舆情反转事件影响因素研究——以小凤雅事件为例

射频电磁波系列光学实验装置与设计

“村美卫士”——节能高效型生物转盘农村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本网讯 3月28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四川大学承办的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落下帷幕。我校共3项作品首次晋级国赛主体赛,其中“基于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舆情反转事件影响因素研究——以小凤雅事件为例”作品最终获得全国二等奖,创学校参赛以来的历史最好成绩,再次取得新突破。学校获评“第十七届全国‘挑战杯’竞赛专项活动(专项赛)优秀组织奖”,艾博获评“优秀组织工作者”称号。
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学校自2021年1月起启动备赛,由校团委主办,学生工作处、教务处、研究生院、科学技术研究院、各学院(部)协办,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承办。前期共立项155件作品,吸引751名同学、137位指导老师报名参加,作品数量较上届增加一倍。经过多轮培育和层层筛选,15件作品代表学校参加首都“挑战杯”主体赛,荣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和三等奖7项,团体总分位列北京前十,学校首次捧得“优胜杯”称号,首次获评“优秀组织奖”,取得多项零的突破。此外,在“红色实践”“科技冬奥”“揭榜挂帅”三个专项赛中斩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38项。
“射频电磁波系列光学实验装置与设计”“‘村美卫士’——节能高效型生物转盘农村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项目和“基于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舆情反转事件影响因素研究——以小凤雅事件为例”3项优秀作品代表学校、代表北京市参加国赛。在国赛筹备期间,面临参赛经验欠缺、竞赛规则调整、答辩方式改变、参赛时间紧等难题,学校精心部署、积极组织、克服疫情影响、创新工作方法,邀请校内外专家教授线上线下对参赛作品进行项目指导、深化打磨、模拟问辩,来加强项目培育、指导培训和跟踪管理,为参赛选手答疑解惑、鼓舞斗志、保驾护航。面对挑战和困难,全体成员满怀斗志、努力拼搏,终不负历练,取得佳绩。项目被新华网、北京市电视台、大学生网、中青校园、中国共青团杂志等多家媒体报道,充分展示了我校育人的成果和社会价值,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在本届“挑战杯”中,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各参赛团队用实际行动向外界展示了矿大学子严谨扎实的科创能力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未来,学校将以此为契机,继续以时代引领为目标,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指引,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坚持提升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化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体制机制,构建全员育人格局,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合力,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书写建设世界一流能源科技大学的精彩篇章。
全国二等奖项目介绍:
基于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舆情反转事件影响因素研究——以小凤雅事件为例

项目针对后真相时代频发的舆情反转事件,以沉默的螺旋作为理论基础,以双螺旋之间的转变,作为舆情反转的分析模型。探索舆情反转过程中影响公众情感态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并利用相关分析、LDA主题建模、BP仿真模型形成可行的舆情反转事件预测路径。并从政府、媒体和公民三大参与主体的角度,提出政策建议,服务于舆情反转事件的预测与治理,具有极强的社会价值。
研究线上数据分析与线下调研相结合:线上抓取数据共计25585条,总计76万字,洞察互联网世界小凤雅事件的每一处角落!线下采访微博大V、政府工作人员、媒体工作人员20余人,普通公众50余人,专家咨询20余次,调研政府宣传部门、主流媒体、舆情监测公司10余家。从主流媒体的视角,了解舆情发布的权威细节;从自媒体的视角,探讨其参与舆情引导的职业伦理与媒介素养,提出自媒体自净意见;从普通网民角度,了解其对舆情的态度及需求;从专家角度,补充政策意见。项目先后被大学生网、中青校园、中国共青团杂志等多家媒体报道,具有极强的社会意义与宣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