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学生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上荣获特等奖
发布时间:2022-06-09 16:49:43 作者: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来源: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点击:



本网讯 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由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发起和组织策划,是“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57项赛事之一。该竞赛作为地学领域唯一的全国大学生竞赛,每两年举办一次,已成功举办五届,是地质学和地质类学科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在成都举办,受到地质学领域内高校和企事业单位等的广泛关注。由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2018级资源勘查工程专业黄杨杨、孙昊哲、高中哲3名同学组成的参赛队伍荣获野外地质技能竞赛特等奖,实现了我校在历次全国地质技能竞赛中的突破。
地测学院从2021年4月开始备赛,至2022年5月比赛结束,历时13个月,是学院历史上用时最长的竞赛。经过选拔,来自资源勘查工程和地质工程的9名本科生组成3支代表队参加比赛。地测学院组织了由院长代世峰、党委书记书记李晶担任组长的培训团队,副院长董东林、李军、崔凡协调组织保障竞赛的顺利准备和有序开展。曹代勇、唐跃刚、邵龙义、刘钦甫、马施民、鲁静、魏迎春、罗红玲、艾天杰、黄曼、刘乐、刘宇、吴会婷、李阔等老师分别领衔组织开展野外技能、岩矿标本和综合地质实习等项目的培训工作,克服了种种突发事件带来的困难,最终成功完成各项竞赛准备。
受全国范围内疫情突发的影响,竞赛于5月12日至5月13日、5月20日首次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分两个阶段开赛,共有来自全国的700余名师生,在地质技能综合应用、野外地质技能竞赛(虚拟仿真)、地质标本鉴定等3个模块展开激烈角逐。此次竞赛坚持“竞赛项目不减少、竞赛项目内容难度和评判标准不降低”,首次实现了“云端”竞技,全程监控录像的方式保证了大赛的公平、公正和公开。
比赛期间,北京正处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参赛领队李勇和指导老师王安民等与组委会积极沟通,克服无法进校等影响,协调组织竞赛标本准备、竞赛会场布置、竞赛过程监控等环节。参赛同学团结协作,发扬了地质人吃苦耐劳、敢于担当的踏实作风,比赛第一天连续12个小时没有离开赛场,完成了2天3个单元高强度比赛的挑战,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比赛任务。
山不让尘,川不辞盈,在经历了一年多长时间的备赛之后,由2018级资源勘查工程专业黄杨杨、孙昊哲、高中哲三名同学组成的参赛队伍荣获野外地质技能竞赛特等奖,指导老师毛黎光、王安民、何小芳老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我校荣获“优秀组织奖”,充分展现了我校地质教学不断改革创新的成果,推动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教学改革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