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领导走访华电煤业集团数智技术有限公司并举行“科技矿场”揭牌仪式

本网讯 3月13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汪文生带队赴华电煤业集团数智技术有限公司走访交流,举行“科技矿场”揭牌仪式,并参观了公司的研发中心。华电煤业集团数智技术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孙长春出席仪式。汪文生介...

2025-03-28 浏览详情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王绍清教授荣获第四届北京市育人故事一等奖

发布时间:2022-09-09 16:22:33  作者:  来源:   点击:

在第38个教师节前夕,9月3日,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主办,市学校德育研究会承办的第四届北京市大中小幼教师讲述我(我们)的育人故事展示交流活动隆重举办。我校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教授王绍清的育人故事获评“第四届北京市大中小幼教师讲述我(我们)的育人故事展示交流成果”一等奖。

王绍清

王绍清,中共党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务处副处长。2021年第五届“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学名师奖”获得者。

2010年获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工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主要从事特殊化石能源(热变煤、树皮煤等)制备碳材料(多孔石墨烯等)、属性特征及其演化、分子模拟、地质特征等方面的研究,指导博士生10名,硕士研究生37人。

曾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五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三等奖(2016),北京高等学校优秀专业课主讲教师(2019),全国煤炭教育工作先进工作者(2019)、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等荣誉奖项。现任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煤岩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9-2024),Journal of Modern Polymer Chemistry and Materials副主编、《煤炭学报》青年编委、《煤炭科学技术》青年专家学术委员会委员、《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Techonology》科学编辑(2019-2021),入选首届“北京高校青年英才计划”(201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首届“越崎青年学者”(2017)。

春风化雨,育一片桃李芬芳

“我愿将所知所学毫无保留的教给学生,传承科学精神,弘扬学科魅力,在推动地质学发展的道路上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从教十二年,我有很多角色。承担本硕博学生专业课,参与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做过班主任,长期担任本科生全程导师,指导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有自己的硕士、博士研究生。面对不同的学生,要用不同的策略,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我希望能帮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115C2

我也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他们正在经历的,都是我经历过的。我把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告诉他们,希望他们少走弯路。与学生的交流从来都不止于专业,还会说些题外话,比如煤炭工业发展史、行业内近现代典型人物的故事,以及自己在读书工作中的感受等,不知不觉就拉近了与学生们的距离。这些题外话帮助学生们拓宽了视野、开阔了胸怀,让他们的学习目标更加具体。鼓励学生发掘自己的优势和特长,立志为国家发展建设贡献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000B

看到学生们积极努力的样子,我发自内心的高兴,为学生们付出,不求回报,却总有惊喜。与学生的年龄差越来越大,亲切感却丝毫不减。我的学生中有响应国家号召赴广西都安支教的,有携笔从戎、保家卫国积极参军入伍的,有毕业后义无反顾投身基层生产一线的,有留校工作教书育人的,还有满怀激情参与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志愿者,他们每个人都在平凡的岗位上履行自己的责任,实现自己的价值。

言传身教,播撒知识的种子

“强基础,敢创新、能实践”,这是我培养学生的目标。抓住课堂,是实现目标的第一步。

更好掌握知识的一个有效方式是让学生自己讲出来,给学生们发挥的空间,他们有压力也有动力。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这种理念更得到了验证,不管是线上课还是线下课,学生们都不敢懈怠,因为他们随时会被安排上“老师”的角色。

B344

上课方式要灵活,板书、电子课件、多媒体动画等交替呈现,授课地点也常在普通教室、实验室等场所切换,我主导的《煤田地质学》慕课正在积极建设中……混合式授课带来良好教学效果,同时也推动我不断探寻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手段。

2017年,学校主办第一届煤炭地学大赛,我参与了整个大赛历时半年的筹备工作。大赛筹备期间,吃饭睡觉都在想怎么设置比赛项目和内容,全国16所高校师生参赛,这是我们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挖掘他们创新潜能、提高综合应用能力的好机会,办好大赛有利于将学生们对煤炭地学的热情传递下去。这种紧张、亢奋的状态,从赛事启动一直持续到大赛结束,大赛闭幕后我才感觉到疲惫,这真是令我难忘的经历。

14597

第一届煤炭地学大赛后,我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有了全新的认识,以赛促学、科教融合,带学生们走出去、长见识,是实现学生培养目标的第二步。

乐事劝功,携理想与责任前行

树皮煤是我国特有的残植煤,这种煤中的显微组分-树皮体至今未得到国际组织的认可,我们要做的就是树立树皮体在国际煤岩学中的地位。在我的知识结构中,始终把煤看成是兼具能源、工业原料和地质体属性的共同体,做好煤清洁高效利用至关重要,我研究的树皮煤和煤基石墨烯两个方向,除了理论意义,更多的是为了更有效清洁利用煤炭资源寻找途径。

14C83

科学研究是条寂寞的路,往往做了大半年的研究工作,也得不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但我坚信付出就会有收获,立志把工作做成事业,把中国的树皮煤介绍给全世界。

我常跟学生说,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五颜六色、高低起伏,粉煤光片中能看到深邃的星空。带他们做实验、指导论文都得严谨,一边鼓励他们大胆尝试,一边反复验证实验数据,要帮助学生们树立起从事科研工作的正确态度。

回头看,我也很惊讶自己做了很多事情,很满足,也愿意继续做下去。积少成多的成绩和学生们的笑脸是自己最大的动力。疲惫时,我就去操场跑一跑、去球场动一动,回来后又充满干劲儿。

我给自己的定位是服务者,服务学生、服务老师、服务学校、服务社会、服务国家。我愿意用自己最朴实、最执着的付出,做自己认为最有意义的事情,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履行着一位青年教师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13516

讲述育人故事活动是由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最早提出并创立的一项德育活动品牌,通过搭建这样一个平台,引导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倾听教师的生动育人故事,深入了解教师群体的工作、生活状态,从中读懂并理解教师的责任、担当和大爱。同时,感染和引导更多教师矢志不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断提升育人、育德能力,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据悉,该活动得到了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和北京市各有关方面的指导,自今年6月启动以来,北京市近万名大中小幼教师踊跃参与,在各区各校遴选的基础上,共推荐上报近三百个育人故事案例。经专家评审和前期展示,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会同市委教育工委宣传教育处、市教委基教一处、北京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依据政治性、故事性、时代性三个重要标准,评选出“第四届北京市大中小幼教师讲述我(我们)的育人故事展示交流成果”特等奖30名、一等奖103名、二等奖81名。

上一条:我校3名教师入选中国科协2022年度“科技智库青年人才计划”

下一条:【新华社】习近平回信勉励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祝全国广大教师节日快乐

关闭

热门文章

更多+

专题报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