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领导走访华电煤业集团数智技术有限公司并举行“科技矿场”揭牌仪式

本网讯 3月13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汪文生带队赴华电煤业集团数智技术有限公司走访交流,举行“科技矿场”揭牌仪式,并参观了公司的研发中心。华电煤业集团数智技术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孙长春出席仪式。汪文生介...

2025-03-28 浏览详情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我校两项科研成果通过教育部科技成果鉴定

发布时间:2012-12-21 15:51:30  作者:文/科研处、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图/王磊等  来源:党委宣传部   点击:

我校两项科研成果通过教育部科技成果鉴定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校长孙继平出席会议并致欢迎词

12月19日,由我校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王栋民教授主持完成的“助磨剂分子/官能团组合设计及功能型液体水泥助磨剂的研究与应用”项目在北京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孙继平副校长出席会议并致欢迎词。孙继平代表学校感谢各位专家在百忙之中来参加项目成果鉴定会,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于我校的支持,希望大家对于项目工作提出更多的指导和帮助,以促进学校科研学术水平提高。孙继平还向专家介绍了我校2012年的科技发展情况。科研处钱晓红副处长参加了鉴定会。

以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徐德龙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缪昌文教授为正副组长的鉴定委员会专家听取了课题组的工作汇报并进行了质询、答辩,经过严格认真的评审一致认为:项目在分子/官能团结构的水平上研究了助磨剂分子的设计、官能团的组装和组合设计及其对于水泥粉磨特性和水化特性的影响,开辟了一条崭新的研究路线,初步探明了其作用机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和良好的应用效果;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对于我国水泥工业的节能减排降耗、促进资源综合利用、提升水泥产品品质进而实现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该项目由王栋民教授课题组于2007年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立项,项目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基金的支持。课题组经过多年的攻关研究,阐明了助磨剂分子结构/官能团与水泥性能之间关系的规律,建立了基于分子/官能团组合设计的助磨剂制备的理论与方法,并由此制备出适用于不同类型大工业化水泥生产要求的提产型、提产增强型、改善相容性型、粉煤灰/灰渣水泥、矿渣/钢渣专用型、石灰石掺合料型等不同功能型水泥助磨剂。项目成果已经通过与山东宏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唐山龙亿科技有限公司、信阳隆鑫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专业制造公司合作生产在国内若干大型水泥集团公司成功应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节能环保效益。

参加鉴定会的专家还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无机非金属材料学科主任陈克新教授;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水泥基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张文生教授;清华大学孔祥明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黄新教授;北京工业大学崔素萍教授;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宋少民教授;国家建筑材料情报技术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水泥协会水泥助磨剂分会秘书长李江教授级高工。

同期通过教育部科技成果鉴定的还有由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牵头,联合山东建筑大学、中铁二十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完成的“掺高吸水树脂(SAP)内养护高性能混凝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科研项目,王栋民教授为该项目负责人。项目研究了掺高吸水性树脂内养护混凝土的自收缩减低效应、宏观性能和水化机理,改善混凝土的强度、体积稳定性和抗冻融性能,及其对掺膨胀剂的混凝土膨胀与强度协调发展的影响规律等重大关键技术问题。该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等工程,社会和经济效益明显。

鉴定委员会认为:该成果实用性强,研究了混凝土内养护的理论和方法,为我国高风沙、干旱、半干旱地区混凝土内养护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应用前景广阔;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上一条:矿大电视新闻第308期

下一条:中国矿业大学报(北京)第260期(电子版)

关闭

热门文章

更多+

专题报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