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先争优学院行】资源学院深入开展对口帮扶工作 扎实推进创先争优
发布时间:2011-01-04 09:55:15 作者: 来源: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点击: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贯彻“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结合学校“创先争优”活动要求,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党总支开展了党组织、党员深入帮扶困难群体学生系列活动,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帮扶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成才
来自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的维族、哈萨克族、藏族等少数民族学生,由于语言及学习基础薄弱、地域文化差异等因素,普遍存在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成绩和课业表现落后的现象。学院党总支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为西藏、新疆地区培养更多的高层次栋梁人才的需要,号召教工党支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把“帮扶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成才、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培养质量”作为破解难题的实事之一。
活动中,学院党总支推动了“1加1帮1”行动,即一名教师党员和一名优秀学生联手帮扶一名维族、藏族等少数民族学生,使他们能够感受到来自学生党组织与教工党支部的共同关怀,激励他们勤奋努力,立大志、成大器。在这次活动中,各教工党支部充分发挥了组织载体的作用,号召党员采取“一帮一”结对子的形式,在教师党员与少数民族学生之间建立密切联系,在学业上指导,在生活上关心,并有意识地引导其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目前,学院的7名维族、藏族等少数民族同学均与一名教师党员和一名优秀学生结成了对子。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得到了稳步的提升。
二、毕业班党支部深入开展就业帮扶活动
为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毕业班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各项扎实有力的工作,积极推动班级同学就业。
首先,作为学生党员,全体党员承诺积极响应学院就业工作要求,根据自身情况积极就业,为同学们树立榜样;其次,党员全面深入调查了解全班同学的就业意向,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最后,建立学生党员就业信息员制度,做到就业信息“对口对人”。王亮亮、李季和姚亚虎等学生党员担任了学院就业信息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浏览校园网每日更新的信息,做好就业信息整理筛选工作并及时通知未就业同学,做到就业信息“对口对人”。
截止12月底,本科生2007级90名学生中,16人保送研究生,33人准备研究生考试,1人准备出国,35人已同单位签订就业协议。虽然毕业班就业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但党支部和党员的行动仍在继续。在“创先争优”的道路上,毕业班党支部从未停歇,他们将继续树立先进党员意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先锋,在学习和生活中为大家做出更多的贡献,为创先争优活动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创先争优当先锋,结对帮扶促学风
各学生党支部紧紧围绕“组织创先促发展,党员争优做贡献”的主题开展了“创先争优当先锋,结对帮扶促学风”党员结对子活动。
帮扶活动中,通过自由组合,各学生党支部一批思想品质好、学习态度好、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党员代表与学习目标不明确、经常逃课、沉溺网络和多门考试课程不及格等特征的同学按照“共同学习、共同生活、主动帮助、共同进步”的原则结对帮扶。每一对结对对象都在学生党员同学的帮助下制定了具体的学习目标和详细的行动计划,如:每天上自习1小时,每一门课程的目标成绩,每天按时上课等等。通过结对的方式,以先进带后进,以此带动班级学风的明显进步,同时也促进我院整体学风的建设。
四、开展“教师党员指导暑期社会实践、学生党员带领实践团”的活动
2010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中,开展了“教师党员指导一个实践团、学生党员带领一个实践团”活动。由学生自由组织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联系一名教师党员担任指导老师,同时由一名学生党员担任实践团负责人,深入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2010年暑期社会实践中,学院共组建团队43个,其中北京市重点团队1个,学校重点团队11个,学生实践足迹遍布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教师党员指导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到实践活动的意义,更快捷地获得实践的信息,对整个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起到了很好的推着作用。最终,该院9篇报告在学校获奖,成果丰硕。
在全校“创先争优”活动大力开展之际,资源学院广大党员教师、学生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投身到育人、助人活动中来,通过与“困难学生”的“零距离”接触,给困难学生送来了一份温暖、让每位困难学生深切感受到党组织和党员的关心,促进了师生的共同进步与校园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