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百年校庆系列学术报告之《学习与思考》举行
发布时间:2009-06-29 15:29:54 作者:文/图 刘澍涛 来源:党委宣传部
点击:
我校百年校庆系列学术报告之《学习与思考》举行
周世宁院士畅谈学习方法与思考技巧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百年校庆学术报告

副校长孙继平主持报告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世宁教授为师生作报告

报告会现场
6月27日上午,我校百年校庆系列学术报告之《学习与思考》在国际交流中心学术报告厅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矿井瓦斯防治专家、我校博士生导师周世宁教授为到场的数百名师生、煤炭行业高管人员和科技工作者作专题报告。副校长孙继平主持了报告会。
75岁高龄的周世宁院士满头银发、神采奕奕,他以当前形势为报告开篇侃侃而谈,阐述了学习与思考的重要意义。他表示,在国民经济发展迅速、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各单位都急需将才、帅才,振兴中华必须培养大批的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将才、帅才都不是天才,是可以培养的,关键要做到学习深透、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周世宁希望大家能够关注学习方法,真正掌握基本概念,做到学深、学透、学会。他特别介绍了“R-S-R”学习方法,即"From respect to suspect.From suspect to respect",强调在学习基本理论时要做到“恭恭敬敬地学习,千方百计地推敲,恭恭敬敬地应用”。
周世宁院士以阿基米德发现浮体定律和曹冲称象的故事为引子,巧妙地切入到了“思考”这一主题,让大家进一步体会到了知识就是力量、思考就是力量的深刻内涵,了解到亲自动手实践是加深理解的重要途径。周世宁院士在介绍“极限判别法”这一思考方法时,仅用简单扼要的几句话就将深奥的原理讲述清楚,并通过他解决包头某矿斜井如何穿过高压瓦斯特厚煤层问题的鲜活案例让在场听众深刻领会了“极限分析法”。
周世宁院士用自己首次出国参加重要学术会议的亲身经历,强调了学习、思考的重要作用;通过讲述他对石墨炸弹诞生的相关思考,提出创新人才的优秀品质在于能在似乎没有关系的事物和现象中抽象出新的思路,并用于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周世宁院士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幽默诙谐的语言让整场报告的氛围异常轻松活跃,报告厅内笑声不断,掌声阵阵。他特别送给到场听众的三句话“我相信我自己”、“我很强”、“我能做任何事情”更是将气氛推向了高潮。报告结束后,大家向周世宁院士报以三次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孙继平表示,当今社会最为看重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并非原本掌握的知识,周世宁院士对学习方法、思考技巧的系统介绍是超越课本知识的,是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他用深入浅出的方式介绍的深刻哲理让大家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