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举办2008年干部培训班
发布时间:2008-07-07 11:08:12 作者:文/图 姚利梅 来源:党委宣传部
点击:
学校举办2008年干部培训班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郭广生做首场报告



干部是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切实加强校处两级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提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学校在认真组织副处级以上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集中培训的基础上,决定在暑假前,再利用一周时间,继续对全校中层干部进行培训。
7月4日下午,学校在国际交流中心报告厅举行培训班开班式,邀请北京市教委副主任郭广生做首场报告。校长乔建永、副校长范迅、姜耀东、王忠强出席会议。全校副处级以上干部、党政机关部门干部、各学院副高职称以上教师近200人参加了会议。校长乔建永主持了会议。
郭广生在题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报告中,介绍了国内外高等教育改革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形势和机遇,提出了高校科学发展的道路。他指出,高等学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任务,党的十七大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战略思想,建设创新型国家是高等教育必须紧紧抓住的难得的历史机遇;目前我国的高教规模已经从精英阶段进入到大众化阶段,伴随着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已全面展开。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产生了新的质量观,就是发展的质量观、整体性的质量观、多样化的质量观、适应性的质量观、特色化的质量观。
郭广生强调,特色是质量的灵魂,办出特色是学校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由之路。特色又是与多样性联系在一起的,让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办出自己的个性和特色,这是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要特色,就要创新,知识创新中人才培养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力求三个“结合”,即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
他指出,科学合理的定位是高等学校办出特色基础,增加经费投入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物质前提,高水平教师队伍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深化教学改革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途径,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是保障,教育的国际化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郭广生还就质量工程与创新工程的主要内容和实施原则进行了讲解,并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
乔建永在主持会议时说,郭广生同志的报告对于我校的建设与发展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意义,广大干部、教师要学习领会报告精神,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新的力量。乔建永还就培训工作提出了要求,他强调,各单位和各级干部要高度重视培训工作,切实增强参加干部培训的自觉性;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密切联系各自实际,认真思考、积极探索,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用理论指导实践,积极开创本单位工作新局面。
据了解,今年干部培训,从7月4日开始,到7月10日结束。共分为五个单元,主要包括邀请北京市教委副主任郭广生做报告,观看赵振华同志《关于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录像报告,校领导就各自分管的工作和处级干部交流座谈,以及处级干部与青年骨干教师联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