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暨“七一”表彰大...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校党委书记韩尚峰出席大会并讲话校长、党委副书记刘波主持大会教育部党建工作联络员、北京化工大学原党委书记王芳出席大会中国工程院院士葛世荣出席...

2025-07-02 浏览详情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第44届国际采矿岩层控制会议在北京召开

发布时间:2025-10-03 10:08:17  作者:  来源:能源与矿业学院   点击:

本网讯  9月26日至29日,第44届国际采矿岩层控制会议(ICGCM)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本届会议由中国煤炭学会、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等单位共同主办。自2014年首次在北京举办ICGCM(中国)会议以来,这一采矿岩层控制领域的国际权威会议已在中国连续举办十届。2025年会议继续在北京召开,并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王家臣教授的积极推动下,该会议将长期落户中国,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9月27日上午,大会开幕式正式举行。现场汇聚了来自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的康红普院士、中国煤炭学会理事长刘峰、自然资源部科技发展司原司长姚华军、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原副会长朱德仁,以及俄罗斯工程院安德瑞安・巴图金院士、土耳其宗古尔达克大学副校长卡鲁索、越南河内矿业与地质大学Nga教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张呈国副教授等9国高校、科研机构、矿山企业和行业协会的400余位专家学者。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刘波致欢迎辞,副校长崔希民主持开幕式。

刘波向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在服务国家能源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加强师资建设、深化国际合作与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果。他强调,岩层控制是煤炭安全高效开采的关键,在全球能源格局深刻变革的背景下,智能化岩层控制技术,正是落实国家战略、保障能源安全、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的核心技术支撑。

刘峰代表中国煤炭学会祝贺大会召开。他指出,煤炭作为我国能源体系的“压舱石”,近年来在安全高效开采、科技创新与绿色智能化发展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他就进一步强化基础研究、推动智能化融合、深化绿色转型、加强国际合作和培养青年人才提出五点建议,希望借助ICGCM平台共同促进行业进步。

国际采矿岩层控制会议创始人Syd S. Peng院士通过线上方式致辞,对会议推动国际学术交流与行业发展寄予厚望,并祝愿会议持续健康发展。

本次会议共设置1个主会场、5个分会场,为期两天的学术交流围绕采场与巷道围岩控制、科学采矿理论与技术、智能开采、开采沉陷与生态环境、露天开采与边坡稳定、煤及共伴生资源开采、矿山岩体力学与动力灾害防治、矿山安全应急及采空区与地下空间利用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为全球矿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大会共安排173场高水平学术报告。9月27日的23场特邀报告中,上午环节聚焦行业关键议题,康红普院士、王家臣教授、姚华军司长等专家就10m超大采高工作面岩层控制、高强度开采岩层协同控制、矿产资源法治科技创新等分享突破成果与实践经验;下午16场报告则瞄准技术前沿,中外学者围绕坚硬顶板灾害防控、煤炭生态开采、智能综放开采等创新课题展开交流,展现科技驱动行业发展的新路径。

9月28日,150场报告涵盖主题报告与青年学者论坛,形成“专家引领+青年创新”的双轨格局。上午75场报告聚焦采场岩层控制、冲击地压防控、巷道围岩加固等技术难点,提出多项工程实践解决方案;下午青年学者论坛集中展示固体废弃物充填开采、智能监测系统等创新研究成果,充分体现新生代的科研活力,为领域可持续发展储备了人才与技术力量。

28日下午,第44届国际采矿岩层控制会议闭幕。王家臣教授作会议总结,指出本次会议不仅构建了高水平国际交流平台,推动岩层控制技术发展,助力行业应对安全、环保与智能化挑战,也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国际采矿岩层控制领域的话语权,为全球矿业绿色化、智能化转型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闭幕式上举行了会旗交接仪式,宣布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成为第45届ICGCM主办单位。该校副校长韩军接旗并致辞,表示将全力以赴做好筹备工作,延续会议使命,推动国际矿业学术交流与技术进步,为全球矿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本次会议的举办,既是对中国矿业科技实力的高度认可,也为全球矿业界搭建起深度合作的桥梁。展望未来,随着国际合作的不断深化与技术创新的持续推进,全球矿业将加快向绿色、智能、安全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为保障全球能源安全、推动能源革命提供持久动力。

下一条:学校举行“我和祖国共成长”国庆主题升旗仪式

关闭

热门文章

更多+

专题报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