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暨“七一”表彰大...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校党委书记韩尚峰出席大会并讲话校长、党委副书记刘波主持大会教育部党建工作联络员、北京化工大学原党委书记王芳出席大会中国工程院院士葛世荣出席...

2025-07-02 浏览详情

媒体矿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矿大 >> 正文

【中国煤炭报】岳豪:采矿工程博士故乡筑梦

发布时间:2025-10-01 16:45:30  作者:牛书红 靳涛  来源:中国煤炭报   点击:


回到潞安,是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采矿工程博士岳豪在2025年所做选择中分量最重、影响最深的一个。在古城煤矿井下工作面,他身着矿工服、头戴安全帽穿梭于巷道之间。

“我的童年记忆,每个片段都带着潞安的烟火气。从在矿区嬉戏玩耍,到走进矿区学校读书;从跟着父亲在矿上澡堂洗澡,到和矿工叔叔们一起在食堂吃饭……”岳豪说。作为土生土长的潞安矿区子弟,这片黑色的土地不仅哺育了他,更在他心中早早埋下了“守护能源、建设家乡”的种子。

“我本科、硕士、博士都选择了采矿工程专业,博士阶段研究方向选择智能采矿,就是立志学有所成,回报故乡。”求学期间,岳豪从未停止深耕的脚步:读本科时夯实采矿工程基础,读研时聚焦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读博士期间专攻智能放顶煤开采与智能岩层控制,逐步构建起从基础到前沿的完整知识体系。他曾主持过博士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育基金项目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参与过多项企业课题,在王庄煤矿、余吾煤业、李村煤矿等开展矿山压力原位测试、地表沉降观测、智能开采系统搭建等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一线经验。读博士期间,他累计下井超100次。2023年至2024年,他作为国家公派访学博士,赴哥伦比亚大学深造,系统学习国外智能矿山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进一步拓宽了国际视野。

博士毕业之际,作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优秀毕业生,多家高校和企业向岳豪伸出橄榄枝,提供优厚待遇与科研条件,但他最终选择回到潞安。通过招聘考试,正式加入潞安化工集团,成为古城煤矿第一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

“古城煤矿作为潞安年轻的矿井之一,有着敢闯敢试的创新氛围,是智能采矿技术落地实践的理想沃土。我期待不久的将来,能为潞安新的辉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岳豪说。

古城煤矿也对这位满怀理想的年轻人报以热忱回应——采用“自主式培养”模式,允许岳豪根据自身需求申请资源、选择实践方向,为他的成长提供了广阔平台。

入职初期,岳豪被安排在矿生产技术中心,协助编制生产计划、开展矿压数据分析、参与采掘关系优化。

“我正逐步从全局视角把握生产节奏,平衡效率与安全。”他表示,“干工作,既要站在矿井发展的高度思考问题——比如以出煤量为基础,倒推掘进进度,匹配通风与运输能力,协调地质预报与瓦斯治理,又要俯下身来,深入一线,以务实态度杜绝‘纸上谈兵’。”短短一个月,岳豪实现了从“学术研究”到“企业实践”的思维转变。

下一步,他计划主动申请扎根井下一线,以“空杯心态”补齐现场经验短板。“我打算从综采队或掘进队起步,真正沉到一个队伍里、扎进一个岗位中。”岳豪告诉笔者,“在此期间,我会重点学习机电、通风、地测等与采煤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系统掌握采煤工作面的安装、初采、过地质构造、末采、回撤及收尾等全流程操作,并深入钻研掘进工艺优化、设备效能提升、掘进作业安全管控等关键环节,努力积累各类一线实践经验。”

“我的中期目标是推动博士阶段的科研成果与现场需求对接,比如将‘放顶煤工作面智能放煤系统’应用到古城煤矿的采煤工作面,将理论转化为推动智慧矿山升级改造的实效。”岳豪的规划清晰而坚定,“长期来看,我希望探索‘智能采掘’‘灾害预警’等先进技术在古城煤矿的应用,推动矿井从‘规模开采’向‘高效绿色开采’转型。同时总结古城煤矿的智能化建设经验,参与集团智慧矿山标准制定,将‘古城模式’推广到其他矿井。”

这份融于血脉的故乡情结,正一点点化为助力发展的绵绵之力。

下一条:【新华社】祝贺成里京!

关闭

热门文章

更多+

专题报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