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开幕!教育部发布会聚焦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

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上海市人民政府将于2024年1月29-31日在上海共同举办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第一,大会的背景和意义。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全...

2024-01-26 浏览详情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导师制进行时】当一个本科生有了导师

发布时间:2018-03-29 16:24:53  作者:梁怡  来源:管理学院   点击:

当一个本科生有了导师

(导师:汪文生教授;学生:梁怡)

如果有人问我:“你为什么来矿大?”,我想我会说不知道,高考录取这种东西本来就很难捉摸。但如果把这个问句改成:“你为什么喜欢矿大?”,我想答案会很简单——我喜欢我的导师。

来矿大已经快一年了,对这里的很多事情都有了自己的认知和感受。不得不说,相对于高中而言,大学是一个更加真实的环境。更加真实就意味着更加独立,更加独立就要有更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学习我们不再有帮我们规划好学习生活的班主任,不再有帮我们安排轻重缓急的各科老师,也不再有每天强制我们早起的督导老师。一切都要我们自己关注、自己安排、自己监督……

刚刚来到大学的时候,对一切都很陌生,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搞清楚社联各部门和社团的区别,也花了很大功夫才弄懂学生会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感觉忙碌在各种有的没的活动中很充实,我以为这就是大学。

所以说,我一直认为自己足够幸运,在这个懵懵懂懂的时候有自己的导师,而我的导师又那么热心与负责。我来的第一个月因为有活动错过了一起见导师的时间,本以为要等到下月,或者准备好“请罪”措辞再约一次导师。没想到还没过多久,汪文生老师就打电话联系我约见面时间,我第一次看到是陌生号码没敢接,他还不厌其烦的打了好几个,接到电话的时候我就瞬间刷新了之前关于大学老师错误的刻板认识。

那次因为只有我一个人去,所以和导师聊了很多,从开学之后的经历到对学校与学专业认识,我对大学的认识也清晰了很多。到现在为止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次见导师时聊起社团活动的时候,导师告诉我那些并不是大学的重点,还是要专注于学习。这些话现在看起来似乎无关痛痒,但在当时那种半知半解的情况下这有旁人不能理解的那种醍醐灌顶的作用的。这也是我最喜欢矿大导师制的原因。

我们与导师约好每个月的第一个周二与导师见面。我们大一的新生与研一、博一的学长学姐一起去和导师聊天。我一直很喜欢这个“规矩”,因为我们见到的不仅是导师,还有比我们学习经验丰富很多的学长学姐,大家一起聊天经常能聊到点子上,可以很有效的解决矛盾。听研究生学姐聊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学业,总是能让我对自己的专业有新的看法,对自己未来的规划更加清晰,也喜欢跟学长学姐聊一些生活中的琐事,能感觉到他们作为过来人给我们讲的心态调整和处理方法是真的很贴切实用。

导师经常给我们推荐书,几乎贯穿到现在为止的每一次见面。我之前一直以为读所谓的“闲书”是浪费时间,但导师又一次点醒了我,不一定是要读学术上的书才是在学习,只要是读书,就会有收获,就比“追剧”什么的要好得多。导师给推荐的书我还没看完,每当闲下来时我都会翻翻导师给的书单,然后去图书馆看上几个小时。有目标地在图书馆找书要比在书架之间挑选甄别要有效率得多。

其实,我们和导师的故事不止这些,每一次聊天都会有小的收获,每一次接触都有新的故事。积累到现在,我对矿大的导师制也形成了自己的认识。

记得在我回母校宣讲的时候,在学弟学妹面前,我提起矿大,最自豪也是最着重的讲的就是矿大的导师制,因为这在我看来确实是我们的一个亮点。高中的时候很多同学都在说:“上大学了就没人管了”,“一个专业那么多人”,“谁有空管你啊”这一类的话。我觉得矿大的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就是一种解决办法。因为在大一年级,我的导师只带了四个人,所以可以很容易的一次就记住我们,和我们的见面聊天也会很走心,让我们仍有一种被监督被关注的感觉,从而不会“放飞自我”而荒废学业。同时,“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刚刚上大学时,接触的人和事都是有导向作用的,我们确实需要一个对大学的学习生活有正确认识的人来作为向导,才能保证之后的生活沿着一个正确的轨道前进。

然而,我们的导师制并不是没有漏洞的,因为我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同学都像我这样受益这么多。他们有的是因为导师很忙或者不常在学校,一起聊天的时间比较短,所以收获比较少,也有的是因为习惯性逃避导师,而自己错失了机会。有了漏洞就相当于给了我们变得完美的机会,在这一点上,我相信矿大,也相信我们的导师。

当一个本科生有了导师,就像是在大雾中有了一个引路人,而不是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自己摸索,也许,他的人生,就突然变暖了呢?

上一条: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举办2018届毕业生春季大型双选会

下一条:我校大力推进结核病防控工作

关闭

热门文章

更多+

专题报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