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课程思政”专题交流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9-06-21 10:19:11 作者:文/刘楠 图/于晓东 来源:教务处
点击:



本网讯 6月19日下午,学校在一号办公楼200会议室召开了“课程思政”专题交流研讨会。校党委书记徐孝民,副校长刘波,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党委学生工作部、教务处、文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部门和学院负责人,学校2019年“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副校长刘波主持。
会上,徐孝民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进一步落实好学校党委关于全面加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建设、深化“课程思政”改革的工作部署,并对下一步推进“课程思政”工作提出了要求:首先,要提高认识。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承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领路人的责任。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是师德师风,教师要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教师要先行认识,特别是强化对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认识。其次,要提升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是专业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如何挖掘并有机融入对教师的思想水平、业务知识、业务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要突出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断增强四个自信。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课程要突出培养勇于探索、求真务实的创新精神和百折不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养心系社会、具有时代担当的专业人才。人文艺术类课程要突出培养高尚的文化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体育类课程要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弘扬体育精神。再次,要持续推进。要着力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制度建设,明确责任主体和目标任务,强化各学院、相关职能部门的主体责任。各单位要进一步协同配合,共同推进,积极破解工作难题。针对“课程思政”项目覆盖范围,建设质量督导,激发教师内生动力,切实加强统筹研究,充分借鉴成功经验,有序组织培训学习,定期开展工作交流,逐步加大探索实践。各学院、相关职能部门要细化本单位推进方案,确定推进实施时间点,将“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落到实处。
副校长刘波作了题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成效》的报告。报告从“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改革探索和工作思考三个方面展开,详细解读了“课程思政”的背景与内涵,介绍了“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并对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提出要求,指出要进一步深化“课程思政”工作机制建设,发挥示范课程的引领作用,着力打造能源特色、矿大风格的“课程思政”系列课程。
学校2019年“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负责人围绕“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改革思路、实践成效等方面进行了充分交流,从专业和课程角度进一步明确了“课程思政”的切入点,深入挖掘课程的思想政治内涵,更好地发挥课程育人功能。
2019年,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共立项28项。学校将全面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工作,通过广泛开展交流研讨,在学校在线课程中心、MOOC平台公开展示等,试点先行、逐步推广,发挥优秀课程示范引领作用,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爱国情怀、民族精神、人文关怀、创新思想等融入专业教育,逐步实现在所有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促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形成具有学校能源特色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