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 全面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19-12-24 15:40:56 作者: 来源:财务处
点击:
本网讯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政策和教育部党组落实中央政策的有关工作部署,2019年12月23日,校党委召开党委常委会,专门研究过“紧日子”的工作措施,审议学校2020年“二上”部门预算,压缩学校行政运行成本,以绩效为导向,聚焦发展重点,促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发扬勤俭办学精神,建设节约型校园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优良传统。在新时代,党的优良传统更是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校党委常委会要求进一步发扬勤俭办学精神,控制一般性行政支出,将公务接待经费2020年预算较2019年调减10%,并对于水、电、暖等费用要求实施精细化管理,能省则省,节约资源。对于2020年学校大型修缮项目的安排,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搞超前建设,稳步推进。从点点滴滴做起,建设节约型校园,避免铺张浪费。
突出绩效导向,把钱用在刀刃上
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文件指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绩效管理既是提升学校内部治理水平的重要措施,又是学校财务管理的正确发展方向。校党委常委会要求在中央高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基本科研业务费、“双一流”引导专项等项目预算编制中,务必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和“双一流”建设的总体要求,在预算项目安排时突出重点,聚焦高层次人才、高质量专业和高水平成果,避免平均用力和“撒胡椒面”。并且要求将绩效管理理念贯穿于预算执行的全过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加强成本核算,提高学校资金统筹能力
全面的成本核算体系是单位进行科学的资源分配、过程控制和绩效评价的前提。为落实勤俭办学精神和绩效管理政策要求,校党委常委会要求对使用学校资源的校办企业和校内二级单位进一步细化成本核算,将成本作为日常管理、预算分配和年终考核的依据。增加学校资产占用费和其他收入的预算,提高学校的资金统筹能力,将有限的财力重点投入到切合国家发展战略、学校发展规划和师生关切的重点领域。
强化预算控制,提高预算程序科学性
校党委常委会要求以预算为统领,坚持全校“一盘棋”,将各单位的资金需求和资源配置集中纳入学校预算大盘子,以战略思维和全局思维集中财力办大事。要求严格控制超预算行为和无预算支出,预算需求的提出和预算调整的实施必须按规定程序办理,增强预算的约束力。大力提高对预算执行率的要求,对上年财政预算执行率不佳的项目,在下年预算安排时调减或取消预算资金,推进预算项目工作的早谋划、早安排、早实施,增强预算资源配置的科学性、精准性与务实性。
校党委书记徐孝民总结强调,过“紧日子”既是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要求,落实教育部党组的决策部署,又是发扬学校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的现实需求。学校各单位和全体党员都要以坚定的政治意识、高度的责任心和勇于担当的精神,把“过紧日子”的措施不折不扣地执行到位,促进学校事业全面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