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获得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荣誉称号
发布时间:2020-12-10 10:37:09 作者: 来源:党委武装部
点击:
本网讯 近日,教育部下了《关于公布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名单的通知》(教体艺函〔2020〕7号),我校榜上有名,被评为“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近年来,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着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提升大学生国防意识和军事素养为重点,积极构建和探索具有我校特色的“一体两翼、三个结合”国防教育格局。通过国防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和忧患危机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提高学生的综合国防素质。
一、构建“一体两翼”国防教育体系

学校不断完善国防教育体制机制,加强顶层设计;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完善教育体系,把军事课(军事理论课和军事技能训练)作为学校国防教育的主体部分,通过36学时的军事理论课和14天的学生军训,使全体本科生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与技能,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系统地国防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国防素养。把大学生征兵和日常国防教育活动作为学校国防教育的两翼。将大学生征兵工作作为上级赋予学校的政治任务,通过进课堂、进教室、进食堂、进宿舍、进校园、进网络的方式,大力开展征兵宣传和精准动员。自2005年以来,共计326名学生光荣参军入伍。征集比例,在北京高校中名列前茅。五次获得北京高校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开展主题鲜明的日常国防教育活动,丰富国防的形式和内容,提高国防教育的效果。多次被北京高校国防教育协会评为北京高校国防教育标兵单位。
二、“三个结合”,提高国防教育育人效果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围绕国防教育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逐渐探索出的以军事课为重点,国防教育活动和大学生征兵贯穿全年不间断的“点线结合”的教育形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挥社团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结合”的国防教育力量建设路径;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国防教育,“政军”结合的教育模式。
(一)“点线结合”,丰富国防教育形式。

将军事课教学作为国防教育的重点工作。将年级辅导员编入军训团,将优秀退伍大学生编入教官团队,加强军训师资团队建设。以培养后备力量为目标,将轻武器射击、战术、战场医疗救护等贴近时代要求、符合学生需求和新兵训练相衔接的的新科目纳入到学生军训,不断丰富军训的内容。完善考评制度,通过日常考核、每日军训之星和先进连队评选,全方面考核参训学生和连队的军训成效,有效提高训练积极性。根据学生在军训各阶段的思想特点,通过军训动员、讲评、学生感言、辅导员谈心等方式,加强对学生思想教育。保证国防教育不断线的“点线结合”的教育形式。将军事理论课纳入学校人才培养计划和学校教学计划,不断规范军事理论课教学。推进试讲、培训制度,把关军事理论课教学质量。将军情动态、时事热点和科技前沿知识纳入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内容。按照课程思政的理念,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形成思政案例,创新教学模式。
在全学年的各个阶段,利用国防教育月、重要纪念日和征兵宣传等时机,开展国防教育主题图片展、国防教育讲座、各类比赛、升国旗仪式、定向越野比赛、CS大赛、轻武器模拟射击体验等十几项国防教育活动,每年参与学生3000多人。这些活动让学生在全学年的各个时间段都能参加国防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国防教育,增强了国防观念,丰富了国防教育的内容。
(二)“师生结合”,加强国防教育力量建设。
不断从辅导员中选拔培养兼职军事理论课教师,加强军事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近几年,军事理论课面临着师资紧缺的问题。通过校内校外培训、课程试讲和参加北京市比赛等多种形式,使兼职军事理论课教师具备了教学能力。目前,学校共有10名兼职军事理论课教师,承担了本科生28学时的教学任务。5名教师的12个教学专题获得北京市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发的北京市军事理论课协作教学资格。2人分别获得学工处组织的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和一等奖。目前,无论是教师人数,还是获得教学资格的专题数量,都在北京高校中位居前列。

学生社团已经成为学校培养高素质、高质量人才的有效途径。学校在抓好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将有浓厚军旅文化色彩的学生社团作为学校国防教育的重量力量。目前,学校重点支持建设了三个国防类学生社团,国旗护卫队、军事爱好者协会、定向越野协会。国旗护卫队以开展国旗教育为使命,是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学生力量。军事爱好者协会,是一支以退伍大学生为骨干的学生组织,开展的军事沙龙、军事训练吸引了很多学生参加,成为学校征兵工作的重要助手。定向越野协会,以普及识图用图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每年开展校园定向越野比赛,并组队参加北京市各项比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些三个学生社团承办了学校大部分国防教育活动,用其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鲜明的国防教育特征,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民族责任心和国防意识,丰富国防教育内容和形式,对增强高校的国防教育效果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军事理论课教学和军事技能训练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社团获得了北京高校国旗仪仗队检阅式一等奖、首都高校大学生徒步定向锦标赛乙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学校五星级社团等优秀成绩。
(三)“政军结合”,提高国防教育育人效果。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国防教育。在军训过程中,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组织纪律性、革命英雄主义、爱军拥军和意志品质等六项教育融入学生军训,分阶段开展。按照课程思政的理念,修订教学目标,调整教学设计,将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形成案例,融入课堂教学,加强课程思政育人。将爱国主义教育、爱校荣校教育等内容融入各项国防教育活动中。将思想教育纳入到社团建设过程,提高社团学生的思想觉悟。通过各种形式,不断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国防教育,提高国防教育育人效果。
三、真抓实干,国防教育成绩斐然。


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党委武装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围绕能源工业精英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为宗旨,真抓实干,成绩斐然。近五年,共获得部级荣誉一项,北京市级荣誉25项,海淀区5项荣誉,校级荣誉8项。
此次获得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称号,既是对我校多年来国防教育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校师生辛勤努力的激励。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国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创造性地开展国防教育,探索典型经验,突出学校特色,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提高学生的国防素质,建设在北京市有一定影响的国防教育特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