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领导走访华电煤业集团数智技术有限公司并举行“科技矿场”揭牌仪式

本网讯 3月13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汪文生带队赴华电煤业集团数智技术有限公司走访交流,举行“科技矿场”揭牌仪式,并参观了公司的研发中心。华电煤业集团数智技术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孙长春出席仪式。汪文生介...

2025-03-28 浏览详情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我校在第二届北京市大学生节能节水低碳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发布时间:2020-12-17 14:04:01  作者:章丽萍 王启宝  来源: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点击:

本网讯 12月13日,第二届北京市大学生节能节水低碳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在北京建筑大学落下帷幕,我校大学生取得优异成绩,获得北京市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4项,三等奖6项,优秀奖1项。

北京市大学生节能节水低碳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教育部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联合协办,是北京高校共同参与的一项重大赛事。竞赛本着“创新引领、科教融合、学生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立足北京市,以节能减排、节约用水、绿色发展为背景,旨在增强大学生的节能节水、低碳环保意识,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和科研技能水平,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大学生的智慧与力量。

我校十分重视此次比赛,在教务处的支持下,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成立了以于彩虹教授、章丽萍副教授、徐东耀教授为主的竞赛教练组,在“绿缘根与芽”社团的协助下,2019年9月开始即进行校内节能减排竞赛的宣传、动员、组织和选拔工作。2019年11月16日在理化楼305举行了动员大会,副院长王建兵进行了动员,王启宝教授进行了往届情况总结和赛事分析,主教练于彩虹教授对赛事做了安排,并针对去年赛事获奖作品进行了点评,章丽萍副教授对本次竞赛和选拔赛活动进行了安排和布置。

由于今年比赛的特殊性,上半年新冠疫情期间,竞赛教练组、各队指导老师、参赛队伍及绿缘社团学生毫不松懈,通过腾讯会议对学生进行多次指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多次修改完善。2020年11月,竞赛教练组收集了所有参赛队伍的作品申报书、说明书,邀请校内专家进行作品的函审,最终选拔了15组作品97名学生代表学校参加北京市比赛,涉及全校9个学院19个专业。

12月2日,经过大赛组委会的函审,我校8件作品进入北京市总决赛。在学校教务处、学工系统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于彩虹教授、章丽萍副教授召集专家和指导老师于12月5日在教学楼智慧教室进行了校内预答辩,对8组决赛作品内容、格式、PPT、创新等均进行了细致的指导,学生们根据答辩专家的意见进行了作品的完善。12月9日、10日竞赛于彩虹教授、章丽萍副教授组织8支队伍在教学楼智慧教室进行了腾讯会议答辩的调试和模拟。

12月13日,决赛的开幕式在北京建筑大学开幕,我校参赛学生环境2018级程希凝代表所有本届大赛的参赛选手向大赛组委会宣誓:我们将严格遵守比赛章程,恪守比赛原则,在比赛中服从安排,遵守赛场纪律,尊重评委,尊重对手,爱护设备设施,文明比赛,赛出风格,赛出水平!

我校8组参加决赛的同学,通过网络参加了答辩,同学们不畏强手,顽强拼搏,最终,由张凯老师指导的作品“分布式的光能驱动农村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参赛学生:陈梦圆,陈湘宇,全佳宁,马逸驰,王姝,曾小峰,王芙瑶)荣获特等奖;由徐恒/王启宝老师指导的作品““厨其治剩”-厨余垃圾自热干化与连续制肥装置”(参赛学生:寇清爽,朱霖,李柏翰,胡敏敏,尚斯源,刘星彤,王佳惠)、由蔡卫滨老师指导的作品“甘氨酸废水资源化工艺”(参赛学生:申瀚,庄春芮,程莉媛,赵利,张倩,马辛泉,吴宣妮)、由赵伟老师指导的作品“一种节能高效化的地下工程智能管理系统”(参赛学生:李诚信,赵良辰,关英煊,张鑫洁,李千,丁俊竹)获得一等奖;由章丽萍/侯嫔、张萌、林雄超、李吉辉老师指导的4支团队获得二等奖;由张香兰、潘永泰、竹涛、王兵、袁宁、程琳琳老师指导的6支团队获得三等奖;由于彩虹老师指导的1支队伍获得优秀奖。

我校学子和指导老师克服上半年疫情影响造成的学生在校实验或创作时间短的困难条件,充分依托先期开展的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认真总结、撰写竞赛指导书,取得了优异成绩。该项比赛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对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推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条:学校召开2020年本科教学工作年会

下一条:校长葛世荣参加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

关闭

热门文章

更多+

专题报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