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生物修复工程研究中心举行“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
发布时间:2016-12-16 09:24:38 作者:煤炭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点击:

本网讯 12月11日,由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矿生物修复工程研究中心承担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大型煤电基地植被恢复关键技术”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邀请项目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教授,项目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大钊教授等行业专家作为课题启动会专家组成员。项目首席科学家李全生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神华集团、神华北电胜利能源公司、神宝能源公司等单位的多位专家出席了会议,学科领域涵盖了环境科学、生态学、菌根生态学、矿山修复等主要方向。会议由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课题负责人毕银丽教授主持,各子课题负责人和研究骨干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首先听取了课题整体及各子课题的实施方案汇报;随后,专家组对各子课题实施方案提出咨询建议,并就课题整体实施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
“东部草原区大型煤电基地生态修复与综合整治技术及示范”项目是科技部2016年公布的首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之一,项目由神华集团牵头,下设9个课题,煤矿生物修复工程研究中心承担了课题六“大型煤电基地植被恢复关键技术”的研究任务,实施期为2016年7月至2020年12月,课题下设5个子课题,分别为:1、草原煤炭基地微生态系统功能结构变化特征及演替规律;2、极端环境受损区域生物种群的筛选保育技术;3、极端受损迹地生物联合修复技术;4、大型煤电基地沙化土壤的提质增容有机生物技术;5、东部草场生物修复的生态结构优化技术。课题参加单位包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共三家单位。
课题针对东部草原区酷寒、半干旱、土壤瘠薄的特点及高强度开采驱动下土地破坏、土壤沙化、植被退化等生态问题,揭示酷寒草原生态系统受损特征及演替规律,筛选优势植物和微生物种类,有针对性研发贫瘠土壤有机改良、生物联合植被恢复关键技术,建立东部草原区大型煤电基地植被恢复关键技术体系,为大型煤电基地生态建设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