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领导走访华电煤业集团数智技术有限公司并举行“科技矿场”揭牌仪式

本网讯 3月13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汪文生带队赴华电煤业集团数智技术有限公司走访交流,举行“科技矿场”揭牌仪式,并参观了公司的研发中心。华电煤业集团数智技术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孙长春出席仪式。汪文生介...

2025-03-28 浏览详情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北京考试报】“流浪地球”时代 建设地下城要学何专业?

发布时间:2023-03-02 13:18:28  作者:北京考试报  来源:北京考试报   点击:

“流浪地球”时代

建设地下城要学何专业?

开年之际,国产科幻巨制《流浪地球2》引发现象级热议,影片中“地下城”是灾害面前人类唯一的庇护所。前几日,导演郭帆及主创团队携影片到北京大学、北京一零一中、北京市八一学校、北京中学等校举办校园路演,再次引爆学生热情。那么,想要设计、建造、管理地下城,需要get哪些技能?

地下空间开发专业前景光明

地下空间开发,安全第一位。北京多条地铁建设工程正在地表之下紧锣密鼓地开展。目前,北京在建20座地铁车站地下结构安全及全网盾构区间隧道建设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皆由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团队负责,为首都城市地下空间安全建造提供技术支持。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是全国首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也入选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专业拥有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北京市优秀本科育人团队。

《流浪地球》中热闹的地下街区也与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密不可分。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是指在城市地面以下土层或岩体中修建各种类型的地下建筑物或结构物的工程,涵盖地下铁道、公路隧道、地下停车场等交通设施,各类地下商场、储存库房、制作车间等工业与民用工程,以及文化、体育、娱乐与生活方面的地下联合建筑体工程等。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校长刘波是学校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学科带头人。他介绍,中国已经成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大国,在开发规模和建设速度上居世界前列,首先拉动的就是相关专业技术人才的社会需求热度。随着我国一线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地下浅层部分将会利用完毕,为了综合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将逐步向深层发展,深层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将成为未来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主要课题。教学建设中,专业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依托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城市地下空间专业实验室,结合专业课程,开设了大量试验与实践。

北京建筑大学城市地下工程系主任、专业负责人彭丽云表示,地下空间开发过程中,会涉及大量岩土、结构、水相互作用的复杂、全新工程问题,机遇和挑战并存。新基建七大领域之一的城市轨道交通,也主要以地下工程为主。学校专业课程内容紧密结合行业需求,同时与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内容挂钩,可为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奠定基础。“注册岩土工程师”在业内被誉为建筑行业执业资格“九重天封神级别”,含金量极高。综合来看,城市地下工程专业是土木工程大类中极具光明前景的专业。

“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推向新的高潮,毕业生具有广阔的就业空间和上升通道。”北方工业大学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教授崔光耀介绍,北方工业大学是北京市第一所设置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高等学校,该专业也是全国第一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地下建筑结构设计、地铁规划与设计、隧道与地下工程施工、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设计、工程地质学等课程是北方工大土木工程学院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必修课。BIM技术基础、Python程序设计、人工智能数据分析、智能化施工组织与管理等都是学校该专业的特色课程。专业历年就业率均为100%且就业质量及薪资高。毕业生受到中建集团、国铁集团等大型央(国)企用人单位的广泛欢迎,可从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及市政工程的咨询、规划、设计、监理和管理等工作。

智能建造人才缺口大于每年100万

“电影里月球基地建造都是通过机器操作,这与我们专业非常相关。”北方工大智能建造专业学生刘戈介绍,目前建造行业虽不能实现全机械化,但已经可以通过预制构件、依托机器人进行施工。

《流浪地球》里提到的地下城、太空电梯、月球基地,这些建筑的设计和建造,需要智能建造人才的参与。因其浩大宏伟的规模和错综复杂的造型,其设计与建造也一定离不开机械臂、机器人等智能建造工具,离不开大规模工程建造的协调组织和管理。据行业相关预测,智能建造师将迎来供不应求的就业前景,专业技术人员缺口将大于每年100万。

智能建造专业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建筑业升级转型,以土木工程专业为基础,融合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自动化、工程管理等专业发展而成的新工科专业。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城市学院等院校在京招收相关专业。

北方工大土木系副主任白玉星介绍,学校智能建造专业响应国家数字设计、智能生产、智能施工、智慧运维、建筑机器人、建筑产业互联网等新产业发展需求。专业与大型企业深度合作,利用企业工程实践环节,让学生在企业导师的带领下完成针对智能建造新技术的实践项目。在数字产业学院课程中,学校设置了BIM+装配式建筑、四足机器人及3D打印混凝土机器人和物联网与绿色运维等相关交叉学科项目类课程,拓展了学生在多维建模与建筑性能分析软件应用、工程物联网的高精度感知数字工地信息化、自动化工程机械与建筑机器人应用和工程大数据以及智能决策等系统解决问题能力。

北京城市学院城市建设学部主任孟媛介绍,学校土木工程(智能设计与建造)专业正是顺应了行业的发展需要,广泛开展BIM技术及应用、装配式、智能建造等课程教学。毕业生既能从事传统土木工程行业技术工作,又能为在智能建造等新领域从事BIM技术应用、智能建造管理等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专业主干专业课程包括房屋建筑学、工程力学、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综合实训、智能测绘、智能施工技术、BIM施工组织设计、工程造价、BIM三维协同设计、工程项目智能管理、建筑工程物联网基础、大数据与云计算等。

城市管理核心是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

《流浪地球2》中联合政府宣布进入地下城的名额由抽签决定,这一问题是典型的公共管理问题。

“公共管理一项重要职能就是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现实生活中虽然不会发生这种涉及全体公众生死抉择的问题,但教育、医疗、停车、公共场所使用等公共资源的分配机制也十分复杂,如何分配才能更公平是值得思考的。”这正是城市管理专业学者眼中的《流浪地球》。

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城市学院等院校在京招收城市管理相关专业学生(或以大类形式招生)。

空间、效率、公平与品质是城市发展与运转的核心环节,其聚焦点在于如何更好地管理城市、规划城市和运营城市。城市管理是管理学融经济学、政治学、地理学和城乡规划于一体的新兴综合性学科,已经成为公共管理学科的主要方向之一,并呈现多样化发展格局。面向国家城镇化发展的重大需要,2003年北京大学区域经济专业结合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开中国之先河,设立了全国最早的城市管理本科专业。2007年北京大学城市管理专业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试点,2008年入选北京市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北建大城市管理(实验班)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指出,该专业依托学校土木建筑学科优势,以公共管理、城市规划、土木工程为依托,培养适应我国新型城镇化、京津冀协同发展及北京功能定位需要的城市基础设施运营者和城市公共服务提供者。其主干学科为公共管理和城乡规划。

城市学院城市管理专业除具备常规城市管理的专业特点外,还偏重城市运行安全管理。孟媛介绍,专业与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和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深度合作,在北京市应急管理局的建议下开展城市安全管理人才的培养,培养方案的制定及课程体系的设置均与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对北京市安全管理的要求相匹配,并由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提供技术支持。

上一条:【法治周末】全国政协委员姜耀东:完善诉前调解,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

下一条:学校召开2022年度学生工作总结交流会

关闭

热门文章

更多+

专题报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