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大(北京)牵头立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煤矿典型动力灾害风险判识及监控预警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6-08-20 08:01:47 作者:资源学院 来源:资源学院
点击:
本网讯 近日,由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牵头、国内28家单位参与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煤矿典型动力灾害风险判识及监控预警技术研究”正式立项,中国工程院院士袁亮担任项目负责人。
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是典型的煤矿动力灾害,具有突然、急剧、猛烈等特点,常造成井巷严重破坏和人员重大伤亡,甚至引起地表破坏和局部地震。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一般没有明显宏观前兆,目前难以准确预警。针对该采矿工程技术难题,“煤矿典型动力灾害风险判识及监控预警技术研究”项目采用理论分析、实验室实验、技术研发和现场示范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形成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等灾害灾变机理、前兆信息智能识别与危险预警的新理论,开发高可靠、抗干扰的前兆信息采集传感及传输技术装备,形成基于大数据与云技术的多元海量信息挖掘方法;实现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等煤矿重大灾害灾变隐患在线监测、智能判识、实时准确预警,全面提升煤矿动力灾害风险判识及监控预警能力。
针对煤矿典型动力灾害孕育、前兆信息识别、多网融合传输及准确预警中的重大难题,“煤矿典型动力灾害风险判识及监控预警技术研究”项目设置了“煤矿冲击地压失稳灾变动力学机理与多场耦合致灾机制”、“煤与瓦斯突出灾变机理及复合动力灾害孕育机制”、“冲击地压风险智能判识与监测预警理论及技术体系”、“煤与瓦斯突出风险判识与监测预警理论及技术体系”、“煤矿动力灾害前兆采集传感与多网融合传输技术及方法”、“基于数据融合的煤矿动力灾害多元信息挖掘分析技术”、“基于云技术的煤矿典型动力灾害区域监控预警系统平台”、“煤矿典型动力灾害监测预警技术集成及示范”等八项课题,主要围绕煤矿典型动力灾害多相多场耦合灾变孕育规律及演化机理、煤矿典型动力灾害多参量前兆智能判识预警理论与技术、煤矿典型动力灾害前兆信息新型感知与多网融合传输方法与技术、大数据与云技术的煤矿典型动力灾害预警方法与技术等四个方面开展科学研究。
“煤矿典型动力灾害风险判识及监控预警技术研究”项目的实施,对于我国煤矿典型动力灾害的风险判识及监控预警技术在科学、技术、产业层面上均将产生巨大效益。
在科学层面上,预期将揭示煤与瓦斯突出、冲击矿压等动力灾害灾变机理及复合动力灾害孕育机制,可望建立开采扰动和多场耦合叠加效应下煤矿动力灾害孕育演化机理和发生发展的新理论,为煤矿安全开采提供关键理论与技术保障,可丰富和发展煤矿动力灾害的预测预警和控制理论和技术,进而为煤炭资源开发和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在技术层面上,将围绕煤与瓦斯突出灾变机理及复合动力灾害孕育机制,阐明复杂地质构造对煤与瓦斯突出的主控机制,建立煤与瓦斯突出多相多场耦合试验平台,提出煤与瓦斯突出过程的大尺度物理模拟分析及反演方法;能够为搭建冲击地压远程在线监测与云计算智能预警平台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有利于实现区域范围内信息共享、远程监测、联合会诊,极大提高冲击地压预警准确率与灾害响应速率,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与推广应用前景。开发安全、灵敏、可靠的灾害前兆信息采集传感技术装备,形成人机环参数全面采集、共网传输新方法。
在产业层面上,将优化集成一大批灾害前兆信息采集传感、挖掘辨识、远程传输、云计算、数据融合等先进技术,开发系列装备,并应用于煤矿现场,实现对新技术、新装备的验证、改进,从而引领行业整体创新,推动行业技术全面进步,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总之,该项目的开展,将降低我国煤炭资源开采中动力灾害风险,全面提升我国煤矿动力灾害风险判识及监控预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