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教师荣获2024年煤炭行业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
发布时间:2024-11-22 11:29:50 作者: 来源:教务处
点击:
本网讯 近日,中国煤炭教育协会公布了2024年煤炭行业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评选结果,我校杨胜利教授和王振武副教授荣获煤炭行业教学名师称号,彭苏萍院士牵头的“煤矿地质与地球物理保障教师团队”获评煤炭行业优秀教学团队。
本次中国煤炭教育协会评选出煤炭行业教学名师(普通高等院校)18人,煤炭行业优秀教学团队(普通高等院校)10个。煤炭行业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是全国煤炭行业院校教师和教学团队的代表,他们爱岗敬业,辛勤耕耘,无私奉献,锐意创新,在推动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我校获奖教师长期从事一线教学工作,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有重要创新,教学成果和教学质量突出。获奖教学团队以院士为带头人,以知名教授、副教授为主体,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方式方法、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获奖教师和团队将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引领全校教师共建良好的教风学风。广大教师以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为榜样,坚持立德树人,潜心育人,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提高教学质量。

杨胜利,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任能源与矿业学院院长,煤炭资源安全开采与地质保障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厚煤层绿色智能开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煤炭行业放顶煤开采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国家一流本科线下课程负责人,多年来一直工作在教学和科研一线。杨胜利始终坚守初心使命,爱岗敬业勇于担当,循循善诱平等施教;探索专业升级改造,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开拓实践育人基地。先后获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霍英东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奖、北京市教育系统教书育人先锋、煤炭行业教学名师、煤炭行业技能大师、最美煤炭科技工作者、孙越崎青年科技奖、全国煤炭青年五四奖章、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杰出青年科技工作者、校青年教学名师等荣誉和称号。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和行业协会一等奖8项。杨胜利还将最新研究成果带进课堂,使学生真正了解行业科技前沿,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为培养新时代能源行业急需人才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王振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计算机基础和专业教学工作。主持省部级教改项目3项,学会级教改项目5项,第一作者在教育类核心期刊上发表教改论文2篇。第一完成人获得第四届北京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优秀奖、校级青年教学名师奖、北京高校教学经验交流比赛特等奖、全国煤炭行业教学成果三等奖、全国煤炭行业教育教学研究生论文二等奖、校级优秀课程(2次)、优秀教学质量一等奖和二等奖(各3次)、“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优秀指导教师奖(2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以及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三等奖等校级以上教学奖励20余项。第一作者编著教材14部,其中二版和三版出版教材各2部,自编教材先后获得第三届全国煤炭行业优秀教材一等奖,北京市高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并被推荐参评“十四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入选“北京市高校青年英才计划”、学校首届“越崎青年学者”,近五年来第一作者发表SCI期刊论文11篇,含TOP期刊论文4篇。

彭苏萍院士牵头的煤矿地质与地球物理保障教师团队致力于培养学生成为全球煤炭领域的教育和科研领导者。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行业服务是团队的三大核心目标。团队通过教学创新、科研深化、产学研结合和国际合作等方面,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影响力。为实现这些目标,团队采取了一系列实施路径,包括优化课程体系、建设科研平台、吸引和培养高水平师资队伍,通过实践教学和科研项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团队2016年以来在地球物理学科领域相关的纵向项目(课题)有23项,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9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专题1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国家111引智基地项目1项。近年主持完成的横向科研项目累计科研经费超过1亿元。先后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9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7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培养的地球物理学2015班,获得2018年北京高校“十佳示范班集体”;面向国家能源战略需求的矿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三三融合”模式探索与实践获得2021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城市地下空间工程育人团队入选2022年北京市本科优秀育人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