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大(北京)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网站

2025-04-08 浏览详情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我校教师解锁3.7亿年前挺水植物的奥秘

发布时间:2025-05-21 17:32:02  作者:  来源: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点击:

本网讯 近日,一项古植物学领域的重大发现引发了学界的关注,并被中国新闻网等媒体广泛报道。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刘乐副教授与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同行学者组成的科研团队,在安徽一处约3.7亿年前晚泥盆世的地层中,发现已有楔叶类植物演化出挺水型的生活方式,由此将该类植物挺水习性的起源时间提前了约1亿年。他们的论文发表在了国际专业学术期刊《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上。

在本次研究中,团队深入剖析了在安徽省晚泥盆世地层中发现的百余件三叉穗化石标本。这些标本保存精良,涵盖了直立茎干、细长分枝、叶片、匍匐枝及根系等部分,为研究提供了丰富且关键的素材。

论文第一作者刘乐副教授介绍,挺水植物植株下部沉于水中,上部茎叶伸出水面,而陆地植物虽起源于水生藻类,但部分在演化中重新适应水域环境成为水生植物。通过对三叉穗化石的深入研究,团队揭示出其具备的挺水生活习性,为陆地植物重返水域环境提供了珍贵的直接证据。

研究结果显示,三叉穗具有典型的挺水植物特征。植株下部发育出适应水生环境的细丝状水生根,上部则直立于水面之上展开叶片进行光合作用,这种“半身入水”的生长策略是一种关键的生态适应。而且,三叉穗在植物体不同部位表现出明显的形态与功能分化,这在早期维管植物中较为罕见,展现了维管植物对水域环境进行空间分化适应的能力。此外,其茎枝细弱、缺乏机械组织,可能依赖水的浮力和邻近植物支撑以维持直立,叶缘发育的“水孔”结构也有助于水分的排出与调节,这些都反映出其对潮湿的长期或周期性水淹环境的适应能力。

三叉穗将楔叶类中挺水习性的化石记录提前了约1亿年,标志着陆地植物“重返水域”的适应性演化在更早的地质时期已然开始。

此次发现不仅为学界研究植物演化提供了重要依据,也让更多人关注到远古植物背后隐藏的地球生命演化奥秘,激励着更多科研工作者投身于古植物学研究,进一步挖掘地球生命演化的历史。

上一条:学校举办“健身健心健行”健康跑定向越野赛

下一条:校党委书记韩尚峰与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胜友一行交流座谈

关闭

热门文章

更多+

专题报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