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大(北京)学生在第六届北京市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中喜获佳绩
发布时间:2014-12-29 09:51:40 作者:杨巧文 来源: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点击:

12月25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公布了第六届北京市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的结果,我校由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选派的5支团队中有4支团队获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北京市高校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北京化工大学承办,每年举办一次。本届竞赛采用“化学创新实验设计赛”模式,竞赛要求提交的作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充分体现化学基础理论、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的应用,能充分体现安全、绿色、节能、高效的创作理念,能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充分体现科技创新和实验教学改革新成果,能适于拓展为本科生基础化学实验,可操作性强,有利于学生自主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
2014年5月,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接到竞赛任务,在教务处支持下,随即成立了以杨巧文教授为主教练的指导教师队伍,2012级化学类、环境类及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学生踊跃报名参赛,5月底结合“科研选题训练”、“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完成了竞赛选题申报工作,6月中旬选拔出5支团队代表我校参加北京市化学实验竞赛。入围学生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利用暑假时间完善实验,按竞赛要求,10月15日前全部按期提交了竞赛作品文档和实验操作视频材料。
在12月13日举办的决赛答辩中,我校学生实验设计规范,回答问题思路清晰,取得了较好成绩,其中由柳明仪、舒愿、齐佳楠组成的团队(指导老师:刘泽,袁振)关于“粉煤灰基发泡地质聚合物泡孔结构的调控及其影响的研究”获得一等奖;由韩晓刚、陆泓波、张英组成的团队(指导老师:于彩虹,贾建丽)关于“一种新型高效利用硫酸盐还原菌产H2S间接处理废水重金属实验” 获得二等奖;由韩桃、安澈、苏慧组成的团队(指导老师:林雄超,张海永)关于“高碱煤中不同形态Na、K、Cl元素的测定” 获得三等奖;由齐峰、丁晓彤、吴湾组成的团队(指导老师:杨巧文)关于“高硫煤固硫燃烧特性研究”获得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