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印发了《关于黑龙江省依兰县高级中学教师冯群超索礼收礼谩骂学生案件查处情况的通报》的通知(教监[2014]5号)(以下简称《通报》),为深入贯彻通知精神,严肃落实“六条红线”,引导广大教职员工率先垂范廉洁从教,学校纪委现予以转发,并提出如下要求。
一、高度重视,认真传达《通报》精神
1.各单位要认真传达教育部《通报》的内容和精神,各学院要传达到每一位老师,各部门要传达到每一名干部。
2.再次组织本单位教师和工作人员认真学习《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使广大教师熟知《规定》中的“六个严禁”内容,提醒教师严格遵守《规定》要求,切实规范从教行为,使自觉抵制收受礼品礼金等不正之风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
二、严守红线,全面落实主体责任
1.各单位要切实履行治理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问题的主体责任,充分认识到“六个严禁”是“六条红线”,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压力传导机制,严守“六条红线”。
2.各单位要对照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承诺书》中的承诺,从严教育、管理、监督本单位各岗位的教职员工,要清醒认识到:在主体责任的传导链条中,按照责任倒查和追究机制,既追究当事人的责任,也倒查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
三、严肃问责,发现问题绝不姑息
1.学校纪委监察处将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在教师节及学校开学、学生毕业等重要节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检查,坚决查处顶风违规的行为,对典型案件将进行通报曝光。
2.学校将各单位推动贯彻落实《通报》情况纳入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对发生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现象,将严肃执纪问责,绝不姑息。
3.学校欢迎对有违反《通报》的行为进行举报。监督举报电话:010-62331416,监督举报邮箱:JJSC@cumtb.edu.cn。
附件:教育部下发的《关于黑龙江省依兰县高级中学教师冯群超索礼收礼谩骂学生案件查处情况的通报》
教育部关于黑龙江省依兰县高级中学教师冯群超索礼收礼谩骂学生案件查处情况的通报
教监[2014]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2014年,教育部出台了《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等文件,对师德师风提出了硬性规定和刚性要求,各地采取有效措施,广泛开展整治教师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专项行动,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一些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责任意识不强,贯彻文件精神和要求不力,个别教师思想认识不到位,意志不坚定,心存侥幸,仍然不收敛不收手,违规收受甚至索要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教育部对媒体曝光和群众来信反映的一些教师收受礼品的问题进行了重点督办,现将近期查处的黑龙江省依兰县高级中学教师冯群超索礼收礼谩骂学生案件情况予以通报。
经查,2014年9月10日,因学生未向任课老师赠送教师节礼物,依兰县高级中学高二年级十七班班主任冯群超在第八节课上对学生进行了长时间训斥和谩骂。冯群超离开班级后,该班学生每人凑钱1至5元,凑了395元,加上班费281元,共计676元,由5名学生到超市购买6箱牛奶送给包括冯群超在内的6名任课老师,共花费296元,剩余380元交给管理班费的同学。此前的9月5日,依兰县教育局开会传达教育部《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要求各学校传达到每位教师,但该校对相关文件没有传达贯彻。教师节期间,该校34名教师接受学生赠送的茶叶、水杯、剃须刀、篮球、服装等各种礼品合计价值4084元,人均120.12元。
哈尔滨市及依兰县有关部门依据相关规定,给予相关人员处分:给予冯群超撤销教师资格处分,清除出教师队伍;给予负有直接领导责任的依兰县高级中学校长、党总支书记宿金来党内严重警告、行政记大过处分,免去其校长和党总支书记职务;给予未尽到监督责任的依兰县高级中学党总支副书记王洁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给予负有重要领导责任的依兰县教育局局长、党委书记张振宇,依兰县教育局党委副书记陈凯文党内警告处分;给予未尽到监督责任的依兰县教育局纪委书记张市委党内警告处分;根据不同情节,对收受礼物的部分教师分别给予进行诫勉谈话、作出深刻检查和通报批评的处理。收受礼物的教师已将礼物退还学生,无法退回的折合钱款退回。负有重要领导责任的依兰县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县长被给予行政警告处分。哈尔滨市纪委还责令依兰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作出深刻检查,并对依兰县纪委书记进行了诫勉谈话。
冯群超在课堂上谩骂学生并索要礼物的行为,严重违背作为一名教师应有的基本职业道德和操守,严重损害了教师队伍整体形象和职业声誉,对学生健康发展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害,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对道德败坏、贪赃枉法的害群之马要清除出教师队伍,并依法进行惩处。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按中央要求和教育部部署,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严肃查处教师收受礼品礼金等突出问题,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一要切实抓好教师收受礼品礼金等突出问题治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把治理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作为教育系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持续纠正“四风”的重要举措,进行认真研究,精心部署。要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压力传导机制,把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的治理责任落实到各个层面。要结合本地、本校实际,与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相结合,研究提出治理教师违规收受学生礼品礼金突出问题的实施方案、细化措施和考核标准等具体规定,使治理工作长效化、常态化。要积极宣传引导,积极争取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支持和积极配合,使守住“六条红线”成为所有教师普遍认同的行为规范。
二要严刹教师收受礼品礼金等不正之风。各级教育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对“六条红线”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做到有案必查,有错必究,坚决查处顶风违纪行为。对群众反映和媒体曝光的收受礼品礼金突出问题要快速反映,快查快办,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对典型案件要指名道姓予以通报或公开曝光;对收受礼品礼金问题严重的地区和学校,不仅对当事人要严肃查处,而且要追究学校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责任。
三要教育引导广大教师率先垂范廉洁从教。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座谈会讲话的“四有”为根本要求,加强对教师的教育引导,不断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努力在是非、善恶、曲直、义利、得失等方面做出表率,树立榜样;要引导广大教师严于律己,自觉抵御各种外部干扰和诱惑,自觉抵制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不正之风的干扰;要大力推进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教育引导教师强化自我教育和约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高尚师德,坚持廉洁从教,把清正廉洁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教育部
2014年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