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领导走访华电煤业集团数智技术有限公司并举行“科技矿场”揭牌仪式

本网讯 3月13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汪文生带队赴华电煤业集团数智技术有限公司走访交流,举行“科技矿场”揭牌仪式,并参观了公司的研发中心。华电煤业集团数智技术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孙长春出席仪式。汪文生介...

2025-03-28 浏览详情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矿大(北京)学生在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发布时间:2014-09-05 10:17:14  作者:曹俊雅  来源: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点击:

“恒逸-三井化学杯”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授奖名单近日公布,我校大学生参赛队伍取得骄人成绩,11支参赛学生团队获奖。其中由项文龙、张驭洲、李想、李玉姣、张海姣组成的“一碳究竟”团队(指导教师:雷泽、曹俊雅、张香兰、孙永军)荣获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华北赛区特等奖),由耿敬伟、刘永东、彭雪枫、马栋、藏晓玲组成的“SummerWars”团队(指导教师:张香兰、曹俊雅、孙永军)荣获全国二等奖(华北赛区一等奖),由房奎圳、刘羽茜、王兆凝、赵昊鹰、许少文组成的“蓝天卫士”团队和由宋凯杰、杨明、杨彧、苗晓鹏、姜晓琳组成的“矿大朝阳”团队获得了全国三等奖(华北赛区二等奖)。其余7支团队获华北赛区三等奖。

由中国化工学会、中国化工教育协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举办的2014“恒逸-三井化学杯”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有217所高校的1546支队伍报名参赛,最后提交作品的有197所高校的847支队伍,较去年的164所高校的710件作品,竞赛规模和影响范围在继续扩大。竞赛首先分为华东、华南、华西、华北、华中、东北和西南七个赛区进行预赛,通过分区比赛,最终选拔出48支团队参加8月17-20日在常州大学举行的全国总决赛。

今年竞赛的题目是“为某一大型综合化工企业设计一座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制取对二甲苯(PX)的分厂”,设计内容包括项目规模、工艺流程、设备设计/选型、自动控制、总图运输、环境保护、劳动卫生安全、公用工程和经济分析等。在接到竞赛任务书后,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迅速组织学生进行报名,组建了由张香兰为组长,曹俊雅、雷泽、孙永军等老师组成的指导团队。在之后的3个月,参赛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暑假时间,团结协作,共同努力,不仅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学以致用,还自学了多种软件和专业知识,特别是学生还抓住生产实习的机会对学习的理论知识、设计内容和生产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加深了实习效果,提高了作品的质量。在作品完成的不同阶段化工系还组织了由王启宝副院长、解强系主任、梁杰教授、初茉教授、刘泽副教授等组成的专家团队对学生的设计方案、工艺流程、设计图纸的规范、经济核算等多环节进行了预审,查找问题,提出建议,并组织了校内选拔赛,为本次竞赛获得优异成绩提供了有力保障。我校12支参赛团队有11支团队按期提交了作品。

通过函评,“一碳究竟”团队和“SummerWars”团队参加了8月3—5日在天津大学举行的华北赛区决赛。经过两轮角逐,在38所高校参赛的157件作品中,“一碳究竟”团队荣获华北赛区特等奖,使我校连续第四次晋升全国总决赛;“SummerWars”团队获得华北赛区一等奖,并荣获“最佳工艺设计奖”。

“一碳究竟”团队以“安全稳定、节能环保、合理创新、和谐发展、切合实际”为设计原则,通过查阅相关文献,阅读相关国家标准、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市场调研,选择甲苯甲醇烷基化工艺,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某炼化分公司设计一座年产30 万吨对二甲苯(PX)的分厂。项目使用产能过剩的煤化工企业下游产品甲醇作为原料与甲苯反应生产对二甲苯,将石油化工与煤化工巧妙地进行了结合。除主产30 万吨对二甲苯外,副产粗苯、混二甲苯和C9 重质芳烃,实现了物料、能量的集成,丰富了一体化项目的产品结构,为工业园区中的中下游对苯二甲酸(PTA)企业提供重要原料,更加紧密了总厂与中下游企业的联系。在全国总决赛的答辩中,同学们胸有成竹,沉着迎战,受到了专家和参赛学生的好评,最终荣获全国总决赛一等奖。

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主要目的是多方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工程技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大学生的工程设计与实践能力,实践“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这与我校2011年版培养方案修订的宗旨完全一致。我校自2011年组织学生参赛,参赛学生数逐年增加:2011年、2012年均为4队20人,2013年9队45人,今年达到12队60人,参赛学生的专业也从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扩展了矿物加工工程和环境工程专业。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参赛人数达50人,占专业学生总数的42%。

四年来,在校领导以及教务处、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高度重视下,在化工系全体教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学生设计作品的质量不断提高,成绩稳中有升,学生参赛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在设计过程中能理论联系实际,善于吸收最新科学技术成果。通过参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得到了训练和提高。在与全国各高水平院校化工专业学生的同场竞技中,表现突出,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上一条:【开学季4】学校组织开展2014年新入职辅导员培训

下一条:我校与北京矿业学院附属中学召开合作建设工作对接会

关闭

热门文章

更多+

专题报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