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姜耀东:煤炭安全发展 人才培养是关键
发布时间:2013-03-12 14:33:48 作者:张晓微 来源:中国安全生产报
点击:
姜耀东: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煤炭部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从事采矿工程领域研究、学科人才培养已二十多年,今年是他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第一年,而他准备提交的第一份提案就是关于煤炭行业人才培养方面的。
记者:为什么准备了这样一份提案?
姜耀东:我今年是第一年履职,看涉及到煤炭行业的政协委员在教育界的不多,我觉得有责任提出这个方面的问题。煤炭行业的安全发展,需要发展应用科技手段,而科技的研究和应用,人才是第一位的。在这方面,有些企业做的很好,像神华,这样的世界一流企业,想招一个人有十个人争着报名,采矿工人都是大学生。但更多的煤矿企业自身发展的不够好,有很多困难,科技人才都不愿意去。很显然,劳动者的素质和企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决定安全发展的根本方向。从整体情况看,我们国家煤炭行业在人才培养方面还是不尽如人意。
这个行业要想达到别人羡慕的程度,还有很多路要走。最先要解决的就是提升人的素质,不仅包括工人的素质,还包括领导者的管理素质。有些煤炭企业的领导者,是从底层一步步走上来的,他们在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等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我常讲,煤炭行业要想往更高发展,我们这个行业的领导人,要跳出这个行业来看这个行业,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中国矿业大学这些年来,加强了对煤炭行业的现任领导人的学历、能力方面的培养。我们吸引了一大批的矿长、董事长进行在职学习,就是想通过这个方式,提升整个行业领导人的素质。
记者:针对这个问题你有哪些建议?
姜耀东:在政策方面对专业人才培养要给予支持,我们国家在2007年,由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事部、科技部、国资委六部委确定了12个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专业,其中就包含矿业。但政策一直没有落实到位,没有具体措施。我提议能不能制定一些具体的措施。譬如,我们国家有西部人才计划,相关部门能不能出台一些鼓励到矿山工作的计划,鼓励大学生到偏远、困难的地方、企业去。是否能鼓励科研院所的人到偏远、困难的地方、企业挂职,提高整个行业的素质。国家是否能在煤炭行业人才培养方面给予更多政策的优惠,对培养安全人才的高校给予重点支持,在教育经费、学生奖学金、教育基金等方面,进行投入,给予支持。我们面临很多问题,我这一步先提出这一个方面,希望能引起国家的重视。作为一个新委员,刚刚参加政协,边学习边研究。为这个行业对人才培养、科技发展能够呼吁国家出台更有利的政策。
记者:已在你酝酿中的提案还有哪些?
姜耀东:煤矿科学发展、安全发展面临很多问题,得一步一步来。例如,很多老矿,曾对国家做出过巨大的贡献,现在市场经济下,这些地方就面临很多问题。国家怎么拿出政策来鼓励这些地方能够进行经济转型、产业升级,能够向其他的行业平稳地过度。还有十八大提出“美丽中国”,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其实我们煤的开采在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给我们的环境也带来很多问题,这么能进一步地完善法律,能够更好地促进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如何建设“美丽矿区”,本来我今年写了个提案,但我觉得在这方面,还是要进一步的思考、完善,还要经过进一步的调研。
我觉得个人的精力还是有限,将来我想从我的科研经费里拿出一部分钱,组织部分我们学校对这些方面感兴趣的人来一块做这个事情。大家共同为煤炭行业发展出力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