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颁布实施
发布时间:2012-10-31 10:12:03 作者:党宣 来源:党委宣传部
点击:

10月30日上午,在学校2012年10月份工作协调促进会上,正式印发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以及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发展、校园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六个专项规划,标志着学校“十二五”规划正式颁布实施。
“十二五”时期,是中国矿业大学开启第二个百年、实现新跨越的重要时期,也是学校校建设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多科性、研究型、开放式高水平大学的关键时期。科学规划这一时期的发展,是关系学校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和全局性的重要工作,也是学校两年来的重中之重工作。
学校“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于2010年5月,校党委专门印发了《关于编制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等规划的意见》,提出了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基本内容、组织领导和任务分工、时间进度以及工作要求等。同时成立了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和7个工作小组。通过积极工作,2010年10月底,校党委常委会讨论通过了规划(讨论稿),教育部赴我校巡视组参加了这次常委会,充分肯定学校的规划制定工作。之后,学校认真贯彻教育部直属高校规划工作研讨会精神,对规划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于2011年2月下旬提交学校二届四次双代会审议讨论。学校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并根据代表意见对规划进行了修改,校党委常委会议再次讨论通过,并于2011年9月将规划上报教育部备案。学校六个专项规划,也先后通过科技工作会议、教学工作会议、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等多种形式多次征求意见。2011年10月后,学校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全国提高高等质量工作会议、教育部有关规划反馈意见等精神,对规划进行进一步完善,于2012年9月经校党委常委会议讨论后正式上报教育部。10月份,学校按照总体规划的精神,专门召开党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了六个专项规划,并正式编印成册下发实施。下一步学校还将汇编各学院、各单位规划,最终形成规划体系,包括学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总体规划、六个专项规划以及各学院、各单位规划。
学校“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经过上下共同努力,实现了预期目标,充分体现了科学性与时代性、针对性和连续性、民主性和规范性三个特点,成为学校认真分析形势、立足科学发展、找准发展定位、突出特色优势、明确目标重点、完善保障措施的过程,成为进一步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振奋精神、促进发展的“兴校工程”。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共分五部分33条,22546字。第一部分为学校的发展成就和面临的形势,简要总结了学校“十一五”时期改革与发展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学校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并指出了学校工作的差距和不足;第二部分为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第三部分为学校发展目标及定位;第四部分为改革与发展主要措施,主要包括人才培养(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技及产业工作、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学校发展外部支撑体系建设、教学辅助设施建设、后勤精细化管理改革、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等内容。第五部分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包括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及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及民主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文化建设、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监督评估等内容。
“十二五”时期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八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部署和要求,认真领会和全面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等精神,以“科学发展办精品,特色强校上水平”为实践载体,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办什么样的矿业大学,怎样办好这样的矿业大学”两个根本性问题,大力弘扬中国矿业大学百年优良办学传统,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坚持“办精、办强、办特色”的办学理念,按照“强化特色、提高质量、充实内涵、外向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抓住“规划、建设、管理”三个关键,大力推进教育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全面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推动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学校“十二五”总体发展战略目标是,经过5年及更长时间的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以理工为主,理工文管法经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学校管理等方面达到同类院校先进水平,矿业与安全学科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多科性、研究型、开放式高水平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