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领导走访华电煤业集团数智技术有限公司并举行“科技矿场”揭牌仪式

本网讯 3月13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汪文生带队赴华电煤业集团数智技术有限公司走访交流,举行“科技矿场”揭牌仪式,并参观了公司的研发中心。华电煤业集团数智技术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孙长春出席仪式。汪文生介...

2025-03-28 浏览详情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人民网】矿大(北京)致力构建协同创新体系

发布时间:2012-06-27 15:54:38  作者:刘畅  来源:人民网   点击:

中国煤炭战略研究院成立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致力构建协同创新体系

人民网北京6月26日电 (记者刘畅)日前,中国煤炭战略研究院在京成立,这是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和中国煤炭科工集团联合组建的第一个以中国主体能源战略研究为主旨的校企协同创新体。通过校企联合,该院致力于打造我国煤炭领域高端研究平台,同时也标志着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全方位协同创新体系已基本建成。

高校如何构建创新机制是当下中国教育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作为我国煤炭能源行业发展技术创新、人才保障的重要载体,矿大(北京)将构建协同创新机制作为抓手,积极探索出校地协同、校校协同、校企协同等“开放、集成、高效”的新模式,通过全方位的创新体系,为国家能源工业和安全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科技支持和知识贡献。

争取政府支持,促进部局校联合共建。2005年8月、2009年10月,教育部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先后达成联合共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协议。明确提出对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给予支持。配合国家安全生产“六大支撑体系”建设,矿大(北京)成立了“安全科学技术学院”,主要为行业安全生产培养具有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开展安全培训和继续教育,进行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与技术支持。加入国家产业战略联盟,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2007年6月,矿大(北京)加入国家首批四大产业战略联盟之煤炭开发利用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该联盟包括7家大型企业、7所高校、4个科研院所等18家单位,着力打造煤炭等领域的产业技术创新“航空母舰”,进一步推动我国煤炭工业向资源节约型、内涵发展型发展模式转变。校地协同,共建高水平能源发展平台2010年1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与矿大(北京)签约共建了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并纳入中关村科学城进行建设。2007年7月,与中关村科技园管理委员会共建了全国首家“中关村能源与安全科技园”和“中国矿业大学留学人员创业园”,后被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同时,矿大(北京)结盟富煤大省内蒙古自治区,2011年9月,该校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目前已在内蒙古设立矿大(北京)院士工作站,共建了内蒙古煤炭安全开采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了矿大(北京)内蒙古学院。

校校协同,联合11所高校成立“北京高科大学联盟”。2011年10月,矿大(北京)及京外11所行业特色大学在钓鱼台国宾馆宣布成立全国规模最大的进行全方位合作的高校联盟。联盟秉承开放式办学的思想,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招生就业、国际合作、校园文化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合作与交流,并以制度的形式推出具体举措。建立董事会长效合作机制,构建政产学研合作2008年11月,该校成立了首届董事会。董事会成员包括教育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能源局、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政府主管部门,神华集团、中煤集团等77余家能源等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并与其中的50家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董事单位每年都接纳学校的200多名毕业生,每年都为学校提供相当数量的共建经费和1.3亿多元科研经费,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深度合作与交流。

这种协同创新体系,激发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活力。目前,矿大(北京)本科生、研究生年均就业率均超过96%,主体专业有61%左右毕业生到能源企事业单位一线就业,培养了煤炭系统的85%以上博士。同时,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460项,147项科研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其中获国家科技三大奖励进步奖11项,位居全国高校前列。科研项目大多以煤炭行业类项目为主体,为解决重大科技特别是能源安全生产和首都发展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

(2012年06月26日21:01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上一条:校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胡锦涛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等

下一条:我校王家臣教授被授予“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关闭

热门文章

更多+

专题报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