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控制吸烟报告》发布
发布时间:2011-09-16 10:07:00 作者: 来源:中国经济网
点击:
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27日讯(记者吴佳佳)5月31日是世界卫生组织第24个世界无烟日。26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了《2011年中国控制吸烟报告》。报告指出,中国目前每年死于烟草相关疾病的人数超过120万,平均每天超过3000人,强调应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
报告称,烟草使用是首要的可预防的死因,每年全世界有500多万人死于烟草相关疾病。死于二手烟暴露的人数也高达每年60多万人,其中四分之一以上为儿童。在室内公共场所和室内工作场所设吸烟区或吸烟室不能起到避免二手烟危害的作用。完全无烟环境是唯一有效、可以充分保护人们免受二手烟危害的方法。
调查显示,实施无烟化政策可使人群二手烟暴露水平降低40%,高暴露场所中甚至可降低80%至90%。报告指出,我国需要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调查显示,我国共计有7.4亿非吸烟者遭受二手烟危害。公共场所是发生二手烟暴露最为严重的地方,其中餐厅最高,达88.5%,其次是政府办公楼,为58.4%,医疗机构、学校和公共交通工具情况稍好,但也远未做到完全无烟。
报告还指出,中国公共场所禁烟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吸烟者人数众多,公众对二手烟危害认识不足等。目前尚无专门的全面禁止室内公共场所吸烟的国家法律,现有的禁烟法规也缺乏力度,包括禁烟场所有限、缺乏有力的监管机制等。报告呼吁,应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今年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该公约目前有172个缔约方,保护人们免受二手烟危害是该公约的重要内容之一。该公约在中国生效五年以来,中国已经开始在学校、医院等场所全面禁烟.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这是控烟内容首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中。今年3月,卫生部修订并发布《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从5月1日起,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