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召开2010年本科教学年会暨实践教学工作总结会
发布时间:2010-12-08 16:59:37 作者:文/教务处 图/解士军、王洋 来源:教务处
点击:

学校召开2010年本科教学年会暨实践教学工作总结会

校党委书记杨仁树,校长乔建永,副校长孙继平、范迅、王忠强,校党委副书记朱书全出席会议

校党委书记杨仁树出席会议

校长乔建永出席会议并讲话

副校长范迅主持会议
12月7日下午,学校在1号办公楼第一会议室召开2010年本科教学年会暨实践教学工作总结会,回顾总结一年来学校开展本科教学工作的经验和特色,交流探讨存在的问题,评选2010届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奖、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学术成果奖、2010年实践教学工作优秀奖和单项奖。校党委书记杨仁树,校长乔建永,副校长孙继平、范迅、王忠强,校党委副书记朱书全出席会议。教务处、研究生培养管理处、人事处、学生工作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院长、教学副院长、教学秘书,以及本科教学督导组专家等有关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范迅主持。
会上,乔建永对学校2010年本科教学工作给与了充分肯定,认为2010年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特别是学校毕业设计(论文)结合教师科研课题比例在逐年增高,学生获得学术成果奖的数量在逐年增多,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需要继续坚持下去。他指出,“十二五”期间,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将进入“创优”阶段,对于教学工作的各环节,“在横向到边的基础上纵向到底”,提高工作深度;要加大投入力度,突出毕业设计(论文)结合科研的研究性特色,扩大学生的受益面;要增强科研反哺教学、支持教学的力度,切实让学生感受到科研的魅力;要提高教师投入教学的积极性,抓好教研室工作,逐步建立课程组教学质量责任制,提高教学质量。他强调,本月学校将召开2010年教学工作会议,部署能源工业精英教育教学体系的建设目标及任务,在“十二五”规划中进一步夯实教学的工作基础,回答“什么是能源工业精英教育教学体系、怎么样构建能源工业精英教育教学体系”这两个基本问题。各学院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每一节课、每一个实验做起,加强教学工作内涵式发展,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
教务处处长常维亚围绕2010年“质量工程”建设与2009-2010年实践教学工作做了题为“全面开展‘质量工程’建设,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总结报告。
一年来,学校积极开展“质量工程”建设,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2010年学校与教育部、北京市“质量工程”建设接轨,继续以立项形式开展各类教学建设工作,在专业、教学团队、课程、教材、教学名师、实验室、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以及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夯实了教学基础,突出了办学特色,强化了培养优势,深化了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2010年学校共立项建设207项,建设经费1630万元。其中教育部立项27项,建设经费129.2万元;北京市立项6项,建设经费145万元;学校立项174项,建设经费1355.8万元。
2010年学校进一步完善研究型实践教学体系,加大条件建设和质量内涵建设投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科竞赛获奖、发表论文等方面取得了大量标志性成果。研究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制度化建设进一步完善,2010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来源于指导教师科研课题的比例达到49.7%。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力度进一步加大,国家、北京市和学校共立项资助创新性实验项目90项,受助学生达360余人。继续实施大学生学术与科技成果奖励计划,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2009届和2010届毕业生中,依托毕业设计(论文)共发表论文60篇,在校大学生发表论文37篇;2010年学校获得市级以上大学生学科竞赛获奖99项,获奖学生132人次。
各学院主管本科教学工作的副院长做了主题发言,对本学院“质量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了介绍,对学院实践教学工作从毕业设计(论文)、实验教学、实习工作、学生实践创新活动等主要环节进行了总结,对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对深化本科教育研究性内涵建设、打造精英教育体系进行了有益的思考。本科教学督导组专家也对各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经过评审专家的认真审阅,共评选出优秀毕业设计(论文)58个,其中一等奖29个,二等奖29个。评选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学术成果奖57个,其中特等奖5个,一等奖22个,二等奖11个,三等奖19个。机电学院获得实践教学工作优秀奖一等奖,化环学院获得实践教学工作优秀奖二等奖,地测学院获得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优秀组织奖和实习工作优秀组织奖,管理学院、理学院获得实验教学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