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领导走访华电煤业集团数智技术有限公司并举行“科技矿场”揭牌仪式

本网讯 3月13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汪文生带队赴华电煤业集团数智技术有限公司走访交流,举行“科技矿场”揭牌仪式,并参观了公司的研发中心。华电煤业集团数智技术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孙长春出席仪式。汪文生介...

2025-03-28 浏览详情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十一五”期间学校“质量工程”建设巡礼 (十一)——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发布时间:2010-12-07 14:25:02  作者:教务处  来源:中国矿业大学报(北京)   点击: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是“质量工程”建设中直接面向大学生,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协作性的科研项目,旨在探索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改革,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使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训练,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使其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创新实践的能力。2008年我校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第二批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高校之一。

一、以创新计划为导向,推动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全面展开

学校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和科研资源,构建起由“教育部—北京市—学校”三个层次组成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资助体系,引导学生自主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建立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发展的育人机制。截至2010年,学校共立项资助各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252项,资助总额348.348万元。其中,获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70项,获教育部资助110万元,学校配套资助29.2万元;获批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47项,获北京市资助40万元,学校配套资助34.85万元;获批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135项,学校资助134.298万元。三年来,有千余名学生参与到创新性实验计划中来,在选题调研、立项申报、科研实践、思维训练、成果总结等方面获得全面的锻炼。

二、完善项目运行机制,有效保障实验项目的顺利完成

学校以“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重在过程、结合专业”为原则,充分发挥我校学科和师资优势,结合我校研究型本科教育教学体系,完善创新计划项目运行和管理机制。通过建立师生双向选择机制,由指导教师提出研究课题,学生自主选择研究课题,指导教师和学生协商组成项目研究团队,保证实验项目选题的合理性;配备高水平的指导教师队伍,使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选题设计、项目实施、撰写报告等工作,保证实验项目实施的科学性;完善项目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制度,规范项目申报、评审、实施、考核、验收诸环节,保证实验项目运行的高效性。在已立项资助的项目中,70%以上的指导教师具有副教授以上高级职称,80%以上的项目依托指导教师所承担的科研项目,充分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建设质量。

三、以创新计划为平台,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学校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与实践教学中的创新性实验项目、大学生科研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并有目的的向毕业设计(论文)阶段延伸,使实验计划成为我校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学校还结合学科专业特点、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从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出发,并考虑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认真研究本科培养计划,制定了各专业免修方案,从专业选修课、科研训练、专业综合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选择具体免修内容。学校根据项目实施年限和学生在项目中的参与角色给予相应学分,并在免试推荐研究生时优先考虑,实现创新计划与日常教学环节的合理衔接与统一,形成本科培养计划的个性化方案。截至2010年,学校已对428名参与创新性实验计划研究的毕业生给予了学分认定。

四、及时凝练创新成果,发挥创新计划示范辐射作用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积极推进了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营造了“好学力行、纳雅至善”的创新文化,为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催生了大批学术和研究成果。在已结题的102个项目中,学生依托创新计划发表论文64篇,其中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上22篇,被EI检索收录4篇,并取得几十份项目研究报告和多套软件成果。2009年我校《含溴噻吩衍生物的合成研究》项目入选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创新论坛并公开展示。2010年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的创新计划成果展示会上,学校有18个项目做了展板展示。作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新平台,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已经成为我校研究型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在能源工业精英人才培养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上一条:我校荣获2012年度海淀区“小事大爱”征文活动组织奖

下一条:北京高校创先争优活动阶段总结部署表彰会召开 我校获2项表彰

关闭

热门文章

更多+

专题报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