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学校质量工程建设巡礼(九)——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和北京市精品教材
发布时间:2010-11-05 09:53:24 作者:教务处 来源:中国矿业大学报(北京)
点击:
一、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
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是北京市人民政府对北京地区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进行的奖励,授予在北京高等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取得显著成果的集体和个人。2008年,我校有5项教学成果荣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是继2005年以后连续第二次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工作最高水平的奖励,集中反映了我校在推进“质量工程”建设过程中取得的阶段性成绩,是对学校教师在教学工作岗位上做出创造性劳动的肯定与鼓励。
1.《研究型实践教学体系的创建与实施》
荣获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乔建永教授,主要完成人范迅、常维亚、邢鹏、赵新林等。研究型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是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项目以“以应用为基础,以创新为导向”的实践教学理念为先导,将实践教学设置为基础性、应用性、创新性三大实践环节,对每个实践环节提出“应用”与“创新”内容的不同要求,并在创新实践环节中有机融合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学习与创新,构建了具有我校特色,以“基础、应用、创新”为主体,以开放式为特点的研究型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强化实践教学的环境建设、完善实践教学管理保障机制,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学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2.《结合科研优势以矿业能源为特色培养化工专业创新型人才的改革与实践》
荣获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王启宝教授,主要完成人张香兰、韩敏芳、解强、杨巧文等。项目将科研与学科优势转化为优质的教学资源,结合到本科生培养的教学实践中,实践了以“科研训练—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毕业论文”为路径,从科学研究“方法、理论—实践—提高”,循序渐进型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了以煤化工与矿业、新能源开发为主要特色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创新型人才,有力地提高了大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本科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荣获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张晓宁教授,主要完成人濮英英、万桂华、李溪、景平等。项目对我校公共基础课《高等数学》进行了教学改革实践,把数学内容与数学方法融为一体,将数学建模思想贯穿到讲课中,加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开设校级选修课“高等数学方法”、“数学实验”、“数学建模”等,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辟了教学新领域;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采取精讲与自学、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并得到兄弟院校的认可。
4.《煤炭行业地质工程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荣获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曹代勇教授,主要完成人邵龙义、方家虎、胡社荣、鲁静等。项目围绕煤炭行业地质工程专业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探索出有利于提高本科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本科生—硕士—博士”序列培养模式和“请进来—送出去”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摸索出一套旨在调动学生和教师共同兴趣、提高学生主动性和自主性的“双主授课教学模式”,编写了反映我国煤炭地质勘查、评价理论和方法最新进展的课程教材《煤炭地质勘查与评价》。
5.《矿业型“工程力学”课程群建设与人文型教学元素的引入》
荣获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周宏伟教授,主要完成人黎立云、王建强、刘洪、左建平等。项目围绕矿业型工程力学课程群建设这一主题,突出工程力学课程群的矿业工程背景,从矿业工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和主要技术难题展开工程力学课程的经典内容;探讨了采矿工程背景知识与工程力学经典内容对应课时数之间的整合方法,形成了采矿工程背景与工程力学经典内容有机结合的教学形式;将人文型教学元素引入到课堂的教学,提升了工程力学课程魅力,使学生既学到了矿业背景的工程力学,又学到了科学发展史。
二、北京市精品教材
学校以立项形式重点支持能反映我校学科优势和专业特点,适应新世纪教学改革要求,内容先进,能够在国内同类教材中产生突出影响的高水平精品教材建设。现已有北京市精品教材1部,入选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1项。
1.《技术经济学》
主编宁云才教授,2006年由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出版,是高等学校(矿业)“十一五”规划教材建设项目,于2008年被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教材注重反映教学实践和学科前沿研究成果,博采众长,突出应用,优化结构,内容精炼,先进适用。与以往的教材相比,优化了教材内容和结构,突出了矿业特色,精心设计了课后习题、案例训练以及计机算实战训练,并与最新版的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及相关法规同步,突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际应用计算的能力。教材出版以来,在全国多所高校使用,反映效果良好。
2.《现代企业管理》
项目负责人安景文教授,2009年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资助,是在原有2003年版教材的基础上,采用全新的框架,作为新编教材推出。教材知识体系采用模块式结构,便于学生更清晰地把握企业管理知识的逻辑性,利于教师根据课时长短和学生的专业性选取适当的课堂教学内容;突出了新颖性,及时反映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新动向,并穿插相关的历史背景与人物轶事,有助于学生了解整个管理学的学科发展,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强调内容的完备性,把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相关知识点有机结合,便于学生快速掌握经济、管理的基本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