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十一五”期间实施“质量工程”建设巡礼(二)
发布时间:2010-06-09 07:29:34 作者: 来源:教务处
点击:
自“质量工程”实施以来,我校以“质量工程”建设为载体,以思想观念转变为先导,全面开展教学条件建设,深入推进质量内涵建设,学校的本科教学得到了全面发展,教学条件不断优化,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极大加强。
(一)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认识,树立了科学的质量观,强化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200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开始实施“质量工程”建设。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2007年学校及时召开了教学工作会议,校长乔建永作了主题为《全面开展“质量工程建设”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工作报告,明确了学校“十一五”期间本科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以教育部“质量工程”建设为契机,牢牢把握学校研究型本科教育的特色,全面开展“质量工程”建设,努力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阐明了学校与教育部、北京市“质量工程”建设接轨开展质量工程的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建设目标、建设体系以及政策措施。
(二)教学投入大大增强,教学条件全面改善和提升
为持续深入地开展“质量工程”,学校除积极申报国家和北京市建设项目外,从2007年开始设立本科教育专项资金,每年投入1200万元专门用于“质量工程”建设,所支持对象为国家和北京市“质量工程”项目的配套支持建设经费和学校各类教学建设立项,包括专业、团队、课程、实验室、校外实践教学、教材、教学名师建设,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大学生学科竞赛、实践教学以及各类教学评优奖励等11大类16种项目,使得教学条件得到了全面显著提升。尤其是每年投入大量资金专项用于实验室、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改革。2000年以来共建设和完善实验室260个,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近百个,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3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
(三)教学改革持续深入,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以国家、北京市“质量工程”为龙头,发挥其示范和引领作用,整体推进学校“质量工程”全面开展,以深化教学改革为内涵,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了全面提高。
1、以特色专业建设为导向全面开展校级专业建设,专业结构与布局更加合理,人才培养结构更加优化。
充分发挥特色专业建设的辐射和引领示范作用,以优化专业结构与布局为指导思想,大力开展校级专业建设。2007年以来共开展校级专业建设立项18项,占学校本科招生专业数量(25个)的72%。
2、以精品课程、示范课程和精品教材建设为导向,整体推进校级课程与教材建设,全面深化教学方式方法与内容改革。
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示范课程和精品教材建设的辐射和引领示范作用,以全面深化教学方式方法与内容改革为指导思想,大力开展课程与教材建设。仅2007至2009年就开展校级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立项132项,是2004年至2006年立项数量的3倍;2006年以来共开展校级教材建设、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建设、高等学校(矿业)“十一五”规划教材建设立项54项;建设北京市级精品课程5门,精品教材2部;2005年以来共建设校级优秀课程49门,2008年以来建设校级优秀教材13部。
3、以优秀教学团队和名师建设为导向,大力开展教学团队和名师建设,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和素质。
充分发挥优秀教学团队和教学名师建设的辐射和引领示范作用,以加强名师领衔的教师队伍建设为指导思想,大力开展校级教学团队和名师建设。2007年以来以专业或基础课为平台共开展校级教学团队建设立项24项,其中5个教学团队入选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2009年以来共资助校级教学名师培养11人;2000年以来,共有6名教师被评为北京市级优秀教学名师,270人次获得校级优秀教学质量奖;2005年以来,共获得北京市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评选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3项。
(四)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学校以“质量工程”建设为平台,以在人才培养体系中融合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和学科竞赛为突破口,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和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并实施了以培养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的研究型实践教学新体系。该体系以研究性为导向开展实践教学,以“基础—应用—创新”为主线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通过在实践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训练,完成对学生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研究型实践教学体系的创建与实施”获得了北京市2008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五)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显著增强
针对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升,学校提出了“努力为大多数学生提供参加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机会”的人才培养思路,结合专业培养,搭建研究型毕业设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大学生学科竞赛等较高层次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平台,使广大学生在个性化培养和研究性学习中从事科技创新,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极大提升。
2007年至2009年,在学校学生参加的全国和北京市组织的各类竞赛中,共有253人次获奖。在学校参加的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力学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等四项全国性学科竞赛中,也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已连续参加了八届北京市大学生数学竞赛,皆取得较好的成绩。学校学生依托研究型本科毕业设计工作,取得了大量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2004届到2009届毕业生,依托毕业设计共发表学术论文214篇,发表论文中有16篇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在包括核心期刊在内的一级刊物上发表文章数量达到13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