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杜祥琬院士祝贺我校建校100周年
发布时间:2009-10-29 10:04:23 作者: 来源:党委宣传部
点击:

10月18日,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杜祥琬院士出席我校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并讲话,全文如下。
今天,中国矿业大学迎来了百年华诞,这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一件盛事。在此,我代表中国工程院向中国矿业大学的广大海内外校友、全体师生员工表示热烈的祝贺!向矿大为国家作出的卓越贡献表示崇高的敬意!
我本人和解放初期的北京矿业学院也有一份个人的缘分,所以今天参加这个会议感到格外的亲切。在我们开这个会的过程当中,太阳变得越来越亮了,这是天地在共庆这个节日。
矿业是工业的命脉,被誉为“工业之母”,为国民经济提供主要的能源和工业原料。矿业大学自创办始起,就承担起了振兴民族工矿事业,为能源事业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历史使命。100年来,学校坚持以矿业和安全为特色,加强工程学科建设,培养了一大批工程人才,在能源科技和矿业工程方面取得了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为我国经济建设特别是能源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学校在矿业与安全领域形成了比较全面的、完整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体系,在深部地下工程、复杂工程系统、矿山岩体力学等基础研究方面也取得重大成果和突破,取得了高瓦斯厚煤层开采技术、煤泥管路输运、褐煤提质技术、矿山电力传动控制及信息自动化理论与技术、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等一批标志性成果;水煤浆制备、煤炭地下气化及工业型煤等成果已经实现了产业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尤其是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的人才,成就卓著,成果累累。
当前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两大战略目标。要实现这两大战略目标,高等教育肩负着重要使命。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能源作为重点领域摆在了第一位。煤炭目前是我国的主导能源,到2050年,在能源结构当中也仍将是重要的基础能源,而且煤的洁净、高效、安全开发利用,煤的液化汽化技术将快速发展,这给中国矿业大学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希望学校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科学工作的首位,立足于国家需求、行业特点,以建设“矿业系统科学”为主线,构建高水平的学科平台和科学基础,取得一批新的标志性成果,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在能源与安全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品德优良的人才。
今后,中国工程院将加强与中国矿大的合作,进一步支持中国矿大建设成为有特色、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衷心希望中国矿大以100周年校庆为契机,进一步总结办学经验,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再接再厉,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和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在新的百年谱写更加辉煌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