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共青团扎实推进就业创业工作
发布时间:2009-03-20 17:17:48 作者: 来源:校团委
点击:
为了响应团中央、团市委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要求,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广泛动员社会资源,帮助大学生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大学生就业搭建平台,近日,我校团委以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理念为核心,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开展了就业创业工作调研、见习基地建立、创业意识教育等相关工作。
根据当前就业形势,校团委广泛开展了面向我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情况的调研工作,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力求为全面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提供支持。遵循我校学科特点,校团委开展了大学生面向煤炭行业就业创业的调研活动,通过毕业生就业创业调查问卷的结果和暑期社会实践中对煤炭企业中的本校毕业生进行调查的结果,总结了我校以往在引导大学生面向煤炭行业的工作实践,分析了大学生面向煤炭行业就业创业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大学生面向煤炭行业就业创业工作的一些设想,形成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大学生面向煤炭行业就业创业的实践和思考》为我校进一步做好大学生面向煤炭行业的就业创业工作提供了参考。
通过研究调研工作中发现的相关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思考解决方案,我校团委着力做好了两方面的工作,首先是把建立见习基地是当前共青团的一项重要的中心工作来抓,按照团市委对此项工作做出的妥安排和部署,通过制定三级建立、三级授牌、属地协调、动态管理、基层对接、就近就便的原则,确保就业创业见习工作的顺利展开。利用社会实践活动,搭建大学生了解基层的平台,把社会实践与就业创业紧密结合起来,加强与煤炭企业的沟通和交流,吸引和鼓励企业设立奖学金,进一步拓宽就业创业渠道。经过努力,校团委与北京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联系,积极促成“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建立,分别与开滦煤矿、中关村能源与安全科技园、北京华能物通科技有限公司、新奥集团、中信国安集团达成协议并为提供给了技术岗位、管理岗位等见习岗位,为我校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建设提供了保障和基础,成为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环节。“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建立,激发并提高大学生在就业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逐步引领大学生在就业创业中创造出突破行动成果,不断引导大学生“开拓创新、探求真知、拼搏向上、锐意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
另一方面,校团委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了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在其中贯穿就业创业理念,倡导创业精神,大力开展创业教育提高了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促进了综合水平的全面发展,为保障此项工作能够顺利地实施和开展并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成绩,我校团委做了妥善细致的规划和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要求大学生能够捉住机遇,在就业创业方面收获更多的心得体会,为日后的见习实践打造良好的理论基础和铺垫。3月上旬,2009大学生创业论坛成功举办,论坛邀请了北京美髯公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朱荣辉博士、北京中锐识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杨峰以及我校创业毕业生代表等做客论坛,讲述了他们在创业中的一些经历和体会,给同学们讲解了大学生创业首先要注重自己生存、生活和工作能力的培养,重新认识社会环境,在现实中学会成长。我更好地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利用我校“纳雅大讲堂”这一重要平台,进一步开展了创业教育,今年开年讲的主题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 邀请了著名经济学家段绍译提出了要用发展的眼观看经济问题和创业问题,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就业创业能力。校团委还通过组织大学生参加“昌平区创业计划大赛”,推荐优秀学生参加北京共青团创业青年夜校(青檬夜校)等活动措施,把创业教育推向深入,推向长效。
另外,校团委为了确保相关精神落实到基层,通过多种渠道对基层团组织的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提出要求,在共青团2009年工作要点中明确了要开展的重点工作,并在工作布置会上加以说明。各学院也都积极响应号召,开展了创业教育工作。管理学院举办了针对学生创业的系列讲座,管理学院张瑞博士作了题为“如何撰写商业计划书”的精彩报告,使学生就创业计划书的书写及注意方面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有助于逐步完善就业创业的综合素质。为了打造实践创新的平台,提高同学的创业就业技能,化环学院举办了创业计划大赛经验交流会。我校荣获2008年“创业杯”大赛北京市二等奖的其中两位同学对创业计划书中关于竞争和公司介绍等方面的书写技巧和方法讲出了独到的见解,激发了大学生积极参与的激情和热情,强化了主动创新的意识。
通过阶段性工作,我校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就业创业成为了大学生谈论的热点话题,创业计划大赛成为了全校同学争相参与的品牌活动,一批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建立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搭建了平台。下一阶段,校团委将进一步调动各方面资源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创造有利条件,重点做好见习基地的巩固和发展、促进大学生见习成果转化、大学生创业意识养成、校园创业氛围创建,就业倾向引导等,为开创全面育人成才,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新局面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