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是我校落实改革与发展“十一五”规划,实现“达标创优”目标的攻坚年。学校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了更好地总结全年工作,校党委宣传部组织开展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8年“十大新闻”评选活动。通过公开征集建议、师生员工投票以及专家评选审定,2008年“十大新闻”正式出炉,现予发布(以新闻发生时间为序)。
1. 教育部宣布我校新一届党政领导班子

3月14日,中共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李卫红来校宣布中共教育部党组、教育部关于我校党政领导班子调整任免的决定,新一届党政领导班子由7名成员组成,分别是:杨仁树校党委书记,乔建永校长,孙继平副校长,范迅副校长,姜耀东副校长,王忠强副校长,朱书全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由于年龄原因,张保军不再担任校党委书记职务。3月18日,学校公布了领导班子成员分工。
2. 中国观赏石博览会2008“携手奥运”精品展在我校举行

5月8日-15日,由我校与中国观赏石协会共同主办的,以宣传人文奥运精神、弘扬中华赏石文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为主旨的中国观赏石博览会2008携手奥运北京精品展,在学校隆重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主任白立忱,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合会主席黄孟复,有关部委领导、北京市领导、驻华大使等20多位嘉宾出席了5月8日的开幕式。来自全国各地观赏石协会、观赏石之乡及台湾、韩国等33个展团参加了展览,参展精品石1000余方,涵盖了造型石、图纹石、矿物晶体、古生物化石、特种石等观赏石门类。展会吸引了近10万观众前来参观,有效地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提高了知名度。
3. 广大师生员工踊跃向汶川等特大地震灾区奉献爱心

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学校各基层党组织、各单位,积极开展各种抗震救灾活动,全校广大共产党员和师生员工踊跃捐款捐物,以不同形式支援抗震救灾。彭苏萍院士作为国家科技部地震专家委员会“灾害评估组”专家,赴四川地震灾区进行实地考察,提出了灾后重建意见,并捐赠了价值近百万元的监测仪器。何满潮教授为地震灾区捐赠了25套价值100万元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震救灾专业仪器。截至6月11日,我校共向灾区捐款61万元;另外,党员还交纳了31万元“特殊党费”,其中交纳1600元以上的有145人。12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学联联合授予我校2008年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祝福”四川灾区志愿服务团2008年度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赴地震灾区优秀团队称号。
4. 学校召开首届人事工作会议

6月3日-6日,学校召开首届人事工作会议,并启动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制度。会议对过去五年来人事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对今后几年的师资队伍建设和岗位设置管理工作进行了部署,讨论制定了十余个人事管理制度,对于学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008年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10月16日,学校隆重举办了庆祝韩德馨院士90寿辰学术活动。乔建永教授当选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彭苏萍院士受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组成员。1人入选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国家级人选。1人获第五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提名奖,2人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11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1人被授予2008年“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被评为首都文明职工。新增列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1人。
5. 学校圆满完成承担的2008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志愿服务任务

8月8-24日,9月6-17日,第29届奥运会和第13届残奥会分别在北京隆重举行,以一届“无与伦比”和“两个奥运一样精彩”的高度评价载入奥运史册。在奥运筹办、举办各个阶段,我校做了大量工作,圆满完成了北京奥组委、北京市交给的各项任务。学校共承担的志愿者工作任务共11项,涉及人员3166人。其中,北京工人体育场赛会志愿者117人,交通赛会志愿者480人,奥运村媒体村住宿服务人员230人,残奥会交通志愿者410人,奥运会开幕式演员23人,驾驶员志愿者4人,城市志愿者300人,社会志愿者800人,校内安全保障志愿者202人,文明观众、啦啦队100人,奥运会公路自行车赛保障及观众500人。一大批奥运志愿者团队、单位、志愿者和师生员工等受到北京奥组委、北京市、北京教育工委等表彰。5件新闻作品荣获北京高校奥运好新闻奖。我校杰出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和平在成都传递祥云火炬。
6. 2个专业被批准为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9月28日,我校安全工程和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至此学校已获得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2008年,学校积极构建研究型的本科教育体系和开放式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共毕业1100多名博士、硕士,1146名本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就业率均超过95%。招收本科生1220人、研究生1382人。5月13日,安全工程专业顺利通过教育部认证,这是学校首个本科专业通过认证。2008年,学校还被批准5个北京市级特色专业,累计获得建设资金230万元。“工程力学”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级精品课程,《技术经济学》被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这是学校在教材建设中取得的新突破。电气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这是我校首个获得的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第一个北京市校外实习基地在开滦集团获准建设。“安全工程专业教学团队”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3项教改项目获得2008年北京市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支持。教材编审室荣获“2008年度煤炭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先进单位”称号。4名学生获首都高校第四届机械创新大赛奖。
学校被评为北京地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先进集体。1名博士论文获北京市第一届优秀博士论文,1名博士后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5名博士后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二等资助金。6月份,开展了学风建设月活动。学校荣获教育部首届“助学政策助我成才”征文活动优秀组织奖。学校还被评为“2008年度首都高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荣誉称号。10篇新闻被评为北京“好新闻奖”。学校学习生活环境进一步优化,4栋学生公寓被评为北京高校标准化学生公寓。学校被评为2008年北京市卫生先进单位、北京市花园式单位学校、北京市消防先进集体。
7. 学校首届董事会成立

11月17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首届董事会成立大会隆重举行。教育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等部门及61家煤炭企事业单位负责人100多人等出席大会。会议通过了学校董事会章程和首届董事会组成建议名单。董事会每届任期五年。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赵铁锤、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党组书记、中国煤炭学会会长濮洪九担任名誉董事长。董事长由我校校长乔建永担任。董事包括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全国61家能源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学校有关领导等。
8. 学校隆重庆祝中国矿业大学恢复研究生教育30周年

11月18日,学校隆重举行中国矿业大学恢复研究生教育30周年庆祝大会,教育部、商务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等上级单位领导、嘉宾,部分海内外校友代表、61多家校首届董事会代表和千余名师生员工参加庆祝大会。与此同时,学校还举办了三十年办学成就展、本科教育十周年成果展、董事单位风采展、研究生教育论坛、第一届研究生校友座谈会、书画摄影展、大型文艺晚会等活动,深入开展爱校情怀教育,大力提升学校影响力。
9月25至27日,神舟七号载人航天园满完成飞行任务,实现了中国人首次漫步太空的梦想。中国矿业大学校旗作为全国高校唯一一面校旗,搭乘神舟七号一起遨游太空。
9. 学校2项成果获国家级奖励居全国高校前列

12月3日,孙继平教授、彭苏萍教授主持的项目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我校均为第一完成单位和第一完成人。在高校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奖项目统计排序中,我校排名第8位。两位教授参加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并受到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2008年,学校科研经费再攀历史新高,获省部级奖励30项,获得授权专利7项,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11项,发表科技论文765篇,出版科技著作28部,学术论文被三大机构检索437篇次。3人次先后担任国务院煤矿特别重大事故调查专家组组长。中关村能源与安全科技园加入中关村大学科技园联盟。32位教授被聘为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委员。2篇论文入选2007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
10. 我校4个学科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名列前茅

2008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发展中心正式公布了第二轮(2007-2009)学科评估结果,在我校申请参加本轮次评估的11个学科中,矿业工程学科以总分100分的成绩,在该学科参评高校与科研院所中蝉联第一名,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排名第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排名第四,地质学学科排名第五。
5月16日,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我校建设“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使学校国家重点实验室达到2个。4月18日,学校清洁能源学交叉学科、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及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环境工程2个二级学科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2008年学校正式启动“211工程”三期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