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为家,做贡献的小“村官”——记我校07届毕业生、北京市优秀大学生村官刘晓波
发布时间:2008-09-25 08:29:17 作者:陈瑜 来源: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点击:
一旦开始梦想,将会发现,界定梦想不但比想象中的要容易,而且还充满了乐趣。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但可做一束阳光,发一份光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明媚的春天,但可做一滴春雨,滋润广袤的原野大地。我校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生物工程专业07届毕业生、大学生村官刘晓波就是在界定的梦想和现实之间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一束阳光和一滴春雨的价值的。
2007年7月,刚刚毕业的她,怀揣着好奇和憧憬来到了来到大兴区采育镇杨堤村,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开始了大学生村官的生活。虽然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但是平时接触的都是关乎自己一家的琐事,而这时作为初入社会,融入农村基层的青年来说,该学的,该做的确是不胜枚举。“当村官是份又快乐又有意义的工作”她常常这么说。但是这份有意义的工作对于初出茅庐的村官来说,同样充满着挑战。
感动,是迸发工作热情的前提
在第一天去村的路上,刘晓波遇到了村里的几位保洁员大姐,她们说:“多用你们大学生的知识建设建设我们杨堤吧!”就是这句话,让她听出了村里人那份想让外界了解自己村子欣欣向荣的自豪。伴随着秸秆气化站试点火时,燃气灶上跳动的蓝色火焰,伴随着110盏太阳能路灯在夜晚齐刷刷的点亮凤河岸边,更伴随着村庄整齐成排的房屋,宽阔的街道带给她的震撼,《初识就将喜来迎》简述了村内秸秆气化工程的可喜成绩,《新能源技术与传统生活的完美结合》成为了生态文明村的申请,《发展中的杨堤村》介绍着村内的人文历史,《新能源利用的典范》总结村内新能源利用现状等一系列文章一气呵成。村里新鲜事天天都有,低压整改,播草植绿,拆除旧房断墙,硬化路面,外籍专家来访,石化学院师生调研等,让她每天都处在蓄势待发的状态下。事件只要一发生在村内,简讯就会完成。
随着报道的及时,得到镇里相关科室的好评是一方面,抛砖引玉,吸引记者、外籍专家、大学教授、有关部门领导来杨堤村察看新农村建设成果是她认为自己工作成功的最重要的另一面。在一次又一次的接待过程中,她以杨堤村为自己的家,充满自豪、饱含热情的讲解着。秸秆气站机组的工作原理、进料量、产气量、成本等问题,传统生活习惯和节能意识完美结合在节能吊炕中的惬意体现,村内整齐的房屋、宽阔的街道、果实飘香的桃园以及凤河景观带的建设蓝图,还有勤劳善良杨堤人的奉献都成了她作为讲解员传达的信息。
勤奋,不放过工作中的每个细节
接二连三的工程项目在杨堤村如火如荼的开展,鱼池等承包合同的修订,节能房改造方案选定,户厕改建的图纸与实际位置的敲定,村庄街道硬化和播草植绿规划的设计,秸秆气化站的后期管网挖设入户工程和安全用气使用须知的草拟,播草植绿中花坛效果图的设计,刘晓波都在为了村内的利益忙碌着。她通过从网上查阅资料,认真询问能源专家,结合自身所学生物能源的相关知识,仔细计算每个数据,测量每个尺寸,走访每一户村民,调试每组机械。在一次又一次的耐心指导使用过程中,解释问题产生原因,记录每个细节,反映每个问题。她的努力换来了相关科室的重视,及时解决了村内产生的各项问题,秸秆气化入户满意率达到100%,村民对于安全使用秸秆气的知识耳熟能详,花坛的建成提升了村庄亮点,节能房改造更是得到了村民的认可,街道硬化和播草植绿红红火火的开展。
村内工程项目的增多,使得村干部分身乏术,刘晓波心里时刻装着一份日程表,提醒他们近阶段所要完成的工作。在提醒的同时,她还加入自己针对这项任务的看法和设想,比如播草植绿是花草的层次感体现,比如拆违建时的方法和策略,更如民俗旅游接待项目的开展等等,随着见识的增长,经验的积累,她的这些奇思妙想常常会被两委成员采纳,并且任务也按时按量的完成了。会说话的日程表,她当之无愧。
多创新,积极工作的体现
她的工作并没有局限于写简讯介绍村内发展变化这一方面,2007年9月的北京市环境整治工作台帐验收,12月“五好”党支部创建相关材料验收,2008年5月大兴区农委等部门对秸秆气化站工程相关材料的验收,她都是在为本村提升亮点,突出特点的同时既按照统一标准,又结合村庄实际的工作目标下,加入属于自己的创意完成的。材料不好找,就多方探求,内容复杂多样,就细心分类,时间紧,就将工作时间延长到了晚上直至深夜。向组织部工作人员寻找已存档的材料,向村里的会议记录员索要基础纪录,同别的村子的村官一同探讨整理归档的方法等,这一番又一番的努力终于换来了相关材料验收的可喜成绩。
高效率,成为工作的多面手
她以村为家,也没有忘记镇这个大家。2007年8月13-15号,葡萄擂台赛前收取参赛样品;16号擂台赛开幕,会场服务认真工作;18号文化节晚会,签到处负责嘉宾签到;19号农家饭厨艺大赛,每一个赛场摄影,在采育镇葡萄文化节的时时刻刻,在会场的角角落落都有她忙忙碌碌的身影。与此同时,农办、综治办也时常抽调她协助完成一些紧急工作,虽然工作量加大了,但是她做到了村内村外工作一起抓的高效率。
在一年工作的工作中,她向村干部学习了做人处事的经验,向村民学习了勤劳朴实的态度,向同为大学生村官的同事学习了先进的工作方法,协助村里完成诸多看似小事,却又不可小觑的事情,介绍自己的工作成果,帮助同事解决难题。将杨堤村当成她的家,将杨堤村的老老小小当成是她的亲人,将同事当成是她的兄弟姐妹,做好“八大员”,贡献一分热,虽然渺小,但是在积少成多中,光芒四射。
2008年6月进行的优秀村官评选中,通过层层推荐,刘晓波同学最终在几千名北京市大学生村官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由北京市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创业领导小组颁发的“北京市优秀大学生村官”称号,这不仅仅是对她过去这一年成绩的肯定,更是对接下来两年的工作的鼓励;这也不仅仅是她个人的荣誉,同样,这一成就对于她工作着的大兴区采育镇杨堤村和曾经培养她四年的母校——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也弥足珍贵。
已有的工作成果使她清醒地认识到成绩只属于过去,就因为认识到了这一点,她继续在为村里的下一项工程辛勤工作着,继续在首都南端这个普通的小村落发光发热。
后记
眼下正是很多毕业生们为一年之后的何去何从迷茫困惑的时候,“大学生村官”以其固定的收入,稳定的工作环境和合同期满后考研加分、解决户口等优厚待遇为很多同学所青睐,但是,大学生到了农村究竟去做什么、能做什么、怎样去做,村官工作到底有没有意义,是不是真的能学以致用等一系列问题也成为同学们择业的过程不小的困扰。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笔者谨以此文,向大家介绍一名村官校友一年来的工作和成就,如前文所述,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明媚的春天,但可做一滴春雨,滋润广袤的原野大地。离繁华远了一些,离时尚远了一些,离都市远了一些,但是,村官的生活一样可以成功,一样可以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