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灾区] 我校参加首都大学生志愿者赴灾区服务团活动
发布时间:2008-09-04 08:53:32 作者: 来源:校团委
点击:





为响应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关于开展2008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和《2008年暑期“大学生志愿者灾区服务团”实施方案》的部署,北京团市委、市学联在全市范围内通过招募、选拔了60名志愿者,组成了首都大学生赴什邡灾区服务团。同时,首都大学生赴什邡灾区服务团的成员作为“捐出500小时,北京志愿者支援灾区接力计划”的第七、八批志愿者,采取服务轮换制的原则,分批开赴灾区,在什邡市的中小学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支教、支医、心理调适、文艺演出等志愿帮扶活动。
第七批志愿者由首都10所高校的30名师生构成,我校化环学院张德保、管理学院刘备同学加入其中。7月19日志愿者抵达四川省什邡市,在什邡市湔底小学、云西小学等地开展了为期15天的支教、心理辅导、文艺演出等志愿帮扶活动。第八批志愿者由首都13所高校的31名师生构成,包括我校校团委崔艳娜老师、管理学院学生赵勇、吴仕龙,力建学院学生朱鋆和王坤5名师生。8月1日志愿者抵达四川省什邡市,驻扎在云西小学,以云西为中心,志愿活动范围辐射到大连新村、洛水镇、红白镇等地区,开展了为期15天的支教、心理辅导、趣味游戏、文艺演出等志愿帮扶活动。
湔氐镇中心小学
这所拥有11个小学教学班,3个幼儿园教学班,学生共计810人的学校在地震中损失严重,两名学生在地震中遇难,幼儿园校舍全部倒塌,小学校舍部分倒塌,未倒塌校舍全已成为危楼。地震过后在各方支援之下,湔氐中心小学建立起了板房,学生在板房内开始复课。根据对灾区学生实际需求的调查了解,结合服务团成员的个人特长、能力,服务团以快乐营地为主题,开展了快乐音乐、快乐体育和快乐英语三个兴趣小组,并积极向孩子们宣传奥运精神和志愿精神。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孩子们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学习到了各种知识,看到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而不再是震后眼神中透出的茫然与恐慌,服务团的全体成员都感到无比的满足。
云西中心小学
这所小学共有6个年级,18个教学班,学生共1000余人,在地震中校舍损毁严重,所有的教学楼和办公楼都成为危房。两座危楼在灾后被推平,在大连援建队的帮助下,在原址建起了活动板房。第七批志愿者中的我校学生在到达驻地后,积极参与到学校校园重建工作之中。我校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积极参与安置教室、拉网通电、搬运物资、安装电扇等苦活累活。学校复课后,第八批志愿者中的我校师生在前一批志愿者工作的基础上,不仅教授英语、音乐、美术、体育、朗诵与表演、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还增加了折纸、表演、趣味数学等,展现了我们“趣味教学,快乐教学”的理念。为了让孩子们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锻炼身体,丰富课间生活,服务团编排了一套适合儿童锻炼身体的健身操,我校学生便在值班的早晨带领孩子们一同练习。8月4日,是一个令服务团全体志愿者难忘的日子。早上,服务团全体成员在学校的一块空地中与1000余名学生一起参加了升旗仪式。在满目疮痍的校园空地,唱着国歌,看着鲜艳的五星红旗,令每一个人都为之动容。
在整个志愿服务过程中,我校师生严格遵守团队相关纪律,高度重视团队内部建设,认真参加了包括素质拓展训练、心理辅导、赴灾区志愿服务经验交流等培训活动,并在实践团成立的临时党支部、临时团支部中积极承担相关工作,充分展现了矿大师生艰苦朴素、任劳任怨的良好品质,得到了团市委、市学联相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及高度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