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体志愿者手记】8 我是交通咨询员
发布时间:2008-08-25 09:41:49 作者: 来源:校团委
点击:
坐在回学校的班车里,又完成了一天的志愿服务工作,想起了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先生的那句“赛事举办堪称完美”,我的脸上不由得露出了微笑。作为一名志愿者,作为交通业务口的一份子,我也在为赛事的成功举办努力着。
交通业务口的组成人员大都来自不同职业,有来自巴士公司的司机、部队的官兵、公安、大学生等;岗位繁多,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各客户群交通需求的收集和传达;二是计划性的和临时性的车辆调度;三是各客户群上下车点的引导以及接驳车服务;四是场馆内部及周边的停车场管理和车辆疏导工作。这些工作都由我们团队的各种志愿者配合完成。而我便是6区交通信息咨询员,主要负责大家庭成员用车信息的收集并及时传达给相关的车辆调度员;在车辆就位之后,引导客人至交通引导员处,再由他们引导客人在指定上下车区上车。做好这个工作首要因素是信息的准确性。除此之外,了解车辆的分类和客户群类别、微笑服务和一定的英语口语能力也是工作的关键。
三天的志愿服务中,我们便这样忙碌着,同时也从工作中收获了快乐。
忙碌的时刻
赛后离场高峰期是最考验交通志愿者服务水平的时刻。13日比赛结束后,我们在10分钟内收到了五组T3订车,其中三组共7人要回北京饭店,2人要回喜来登长城饭店,另外2人要赶去北区曲棍球场。然而这时由于交通拥堵,停车场的车辆未能及时到达场馆,等车的这段时间就成了最难熬的时刻。所有的客人都要离开,或站在一楼大厅,或站在六区门外。我们一边不停地安抚客人们的情绪,一边急切地询问车辆到达场馆的时间。当时,一位年纪稍长的人已经有点急躁了,它紧皱着眉头指指手表,提醒我时间不早了,他们需要尽快回去休息。而我能做的,只是不断地道歉和解释原因,并向他们保证车辆会尽快到达。15分钟后,车辆终于陆续抵达。送客人们上电瓶车时,原本很生气的那位客人微笑着地拍了拍我的肩膀,我顿时觉得如释重负,笑了起来。微笑,似乎已感染了许多人。
感悟的瞬间
志愿服务的经历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永远不要轻易放弃。也是在赛后最繁忙的时候,当我正在陪伴一位等车的客人时,两位外国人急匆匆地过来问哪里可以乘坐回奥运村的班车,并告诉我离发车的时间只有几分钟了,他们很着急。他们的注册卡上有TA标志,应该是坐运动员班车来场馆的,然而我对这块业务并不熟悉,幸好场馆交通业务口杨经理及时赶了过来。在他联系运动员班车调度员的过程中,两位外国朋友显然已经十分着急,不满之情溢于言表。看到媒体班车,他们就立刻冲了过去,丝毫不给我们解释的机会。至此,我已打算放弃,然而杨经理还是带着我紧追了上去。因为着急,他们显得不太友好,可杨经理依然耐心地重复可以带他们找到运动员班车。当得知不会误车时,两人的心情才逐渐平复了,语气也缓和了下来,最后终于上了班车离开。
回头想想,如果我当初真的失去耐心轻易放弃解说,不仅会给那两位外国朋友带来不便,更会给自己的交通志愿服务留下遗憾。
幸福的时刻
交通咨询台除了负责大家庭成员车辆预定外,还与礼宾的志愿者一起负责客人到来时的签到与信息登记。开赛前半小时是大家庭成员到达场馆高峰期,也是令人兴奋的时刻。三天的比赛中,我们接待了毛里求斯总统及夫人,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各国国家奥委会主席、秘书长,NBA球星科比以及其他许多国内外的客人。看着布拉特先生热情地同每个人打招呼,还有某国官员在接待台前驻足、留言,尽管我们一直站着,但内心却是无比的幸福与自豪。
交通志愿者的工作虽然事无巨细,费力劳神,但家人、学校的支持,客人的肯定,朋友同事的关心,让我们感受到的更多的是快乐与温暖。三天以来,我们努力着,微笑着,收获着,成长着,慢慢发现,志愿工作也是同样的精彩,北京的奥运也因我们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