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在奥运需要我们的岗位上----一位交通志愿者的一周
发布时间:2008-08-05 19:47:55 作者: 来源:校奥运交通服务志愿者团队
点击:
“微笑在奥运需要我们的岗位上”
—一位交通运行服务团队志愿者的一周
在运动员交通服务志愿者团队开始运行的一周里,第二车队志愿者张璋始终保持着充沛的精力和极高的工作热情服务在运动员班车的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中国志愿者对奥林匹克盛会、对世界人民的庄严承诺,用真诚的微笑实践了一个矿大学生对母校、对祖国的豪迈誓言!
29小时连续工作
7月27日,张璋于下午1:30抵达工作区,在圆满完成服务任务后坐在校班车上准备回校休息,这时车队通知机场需要5名女生接机,她立刻表示愿意前往。接机的班车于晚上8:30开往机场,张璋在车上不断复习着与外国运动员交流可能用到的知识,希望将自己最完美的志愿者形象展现给外国运动员。然而预计晚11:30抵达机场的运动员并没有准时到达,依照上级指示,机场接机的5辆班车必须原地待命,随时准备迎接运动员的到来。由于车上燃料有限,为了保证班车能够于清晨顺利将抵京运动员送往欢迎中心,班车在夜间不可以启动,因此车上既没有空调也没有灯。机场夜间蚊子颇多,张璋同学身上很多地方都被蚊虫叮咬肿起了大包,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她坚持了尽10个小时。班车于次日上午10:00返回班车站,11:30左右抵达公交场站,在调度室值班的几位老师都关心地表示让她回校休息,但张璋同学却坚持继续工作在志愿服务的第一线。
28日中午,负责前往朝阳体育馆执行训练任务的班车需要志愿者。由于此时正值午饭时间,并没有预留的预备志愿者,于是张璋同学不顾自己还没有吃早餐和午餐,立即表示愿意随师傅上车。虽然在开往朝阳体育馆的这辆车里张璋同学并没有接到任何训练的运动员,但张璋同学表示,在这次行车过程中,她及时了解了路单的使用、服务的流程和班车的签单过程,进一步地熟悉了自己的工作。当这辆车驶回场站时,已经是次日晚上7点多了,就这样,张璋同学终于结束了她连续29小时的工作。
“你们的志愿者真的很热情”
29日,张璋同学于凌晨4:30起床准备迎接新一天的早班服务工作,由于前一天晚上参加了所在团队的小组会议,所以她只休息了4个多小时,然而,张璋同学依然满怀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之后的四天里,由于工作需要张璋同学工作时间被安排在上午10:00—下午4:00,经常无法按时吃午饭,但她始终对工作保持着高度的热忱,丝毫没有懈怠。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她的服务技能也日益提高,多次受到同车司机师傅的夸奖。这一天,张璋同学前往胜利饭店向古巴客人提供随车服务,顺利地将外国客人们送达了目的地,外国客人们都对北京的交通状况和志愿者的随车服务表示十分满意。一位古巴客人说:“我非常喜欢中国,也很喜欢中国人,这次到北京更让我看到了中国人的友善,我们的志愿者真的很热情。”外国客人的称赞就是对志愿者的莫大鼓舞。下午,张璋结束了工作,正准备去吃晚饭,这时有一位前往朝阳体育中心的司机表示需要志愿者,于是她仅拿了一份便携式晚餐就又投入了她所热衷的工作。
难忘的旅程
8月2日对张璋来说是难忘的一天。张璋同学在自己的车前发现了一位正在看路牌的外国客人,于是她主动迎上前去告之这位客人车辆的起始点并询问这位客人前往的确目的地。这位外国客人表示她要去往胜利饭店,但是她还有两位朋友没有过来。张璋随即请这位客人上车等候,并主动前去迎接她的两位朋友。通过交谈,张璋同学了解到车上的三位客人是澳大利亚代表团的随队官员,在车辆即将到站时,张璋同学提醒她们带好自己的随身物品,并向她们表示“北京欢迎你们,希望你们度过愉快的一天!”澳大利亚客人不但用汉语对张璋表示感谢还将一枚澳大利亚拳击队的纪念章送给了她。
短短的一周过去了,张璋连续工作在志愿服务的第一线。她说:“能看到乘坐自己服务班车的运动员满意而归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与奖赏。作为志愿者,我们的微笑是北京的名片,我们的荣耀就是北京的荣耀,就是中国的荣耀,组织需要我们在哪一个岗位上,我们就工作在哪一个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