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学之大成就家国之强——校长杨仁树在2015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5-09-18 15:49:19 作者: 来源:党政办公室
点击:
以大学之大成就家国之强
——在2015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校长 杨仁树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又是一年金秋时。在这美好的日子里,我们隆重举行2015级新生开学典礼。首先,我代表学校对你们来到中国矿大,进入新的求学阶段表示衷心祝贺和热烈欢迎!
在座各位同学,有的是刚经过高考洗礼进入大学的本科生,有的是经过层层选拔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的研究生。你们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学校为有你们这样优秀学子而骄傲和自豪。
看到你们,我和所有老师一样,感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使命,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然职责。长期以来,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努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卓越成才创造良好条件。我们有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他们热爱教学、爱生如子,会带领你们领略学术之美;我们拥有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将会为你们施展才华、取得卓越成果提供优势平台;我们有“勤奋、求实、进取、奉献”的校风和“好学力行”的学风,你们沐浴这些优良的校风和学风,也相信会通过你们得到进一步弘扬。从今年开始,学校将全面推行本科生导师制,为大一本科生配备导师,服务精英人才培养。
看到你们,使我想起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典礼。矿大的历届毕业生中,一批批的同学取得了骄人成绩。每年有许多团队或个人在全国学科竞赛中名列前茅,为学校争得了荣誉。有些班级读研率达到60%以上,有的宿舍全体推荐免试读研或考取研究生。化环学院有一位毕业生,在矿大连续学习9年,本科、硕士和博士期间的学位课平均成绩均名列前茅,免试保送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刻苦认真的学习和勇攀学术高峰的精神使她在硕士研究生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9篇;博士研究生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3篇,13篇论文中,有5篇SCI、1篇EI、3篇核心期刊,其中EI文章登上期刊封面。有的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后进变先进,从挂科生转变为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有些班级就业率达100%;许多毕业生已经成长为所在单位的骨干力量。
大学时光是美好的,也是短暂的。我列举以上的例子,就是希望同学们珍惜宝贵的大学时光,能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不留遗憾。学习是学生的天职,成绩或成果是检验的标志,顺利就业是安身立命的基础。但我们也要深刻地认识到,优良的成绩和如意的工作并非你们的全部追求,读研率和就业率也不是大学的唯一指标。
大学在学,亦在其大。大学之大,不完全在于校园面积之大、师生数量之大、设施规模之大,而在于有大师,在于培养学生有“大胸怀、大视野、大志向”。同学们,你们正值青春年少,代表国家未来,责任在肩,要时刻提醒自己不断养成一种大胸怀、大视野、大志向。
养成大胸怀,就要走出“小我”,融入“大我”。第一次走进大学的同学们,许多远离家乡,少了父母的呵护,要自信自立自强,要学会合作、学会包容,不仅要学人之长,更应容人之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优良品行的养成首先在于能够与同学们和谐相处。大学是个大家庭,无论在宿舍、在实验室,还是在班级,凡事要多为同学着想,互相学习、互相关爱、互相支持。“互联网+”,永远架不走师生共处的和谐人文环境。走到一起是缘分,这种朝夕相处的手足情谊、师生情谊,将会随时间的迁移而弥显珍贵。大胸怀不仅要求心中有同学、有老师、有集体,推而广之,心中要有学校、有国家、有党和人民。有了大胸怀,就会不断养成大视野。
建立大视野,要博学多才、慎思明辨。不仅要学好专业,还要涉猎广泛;不仅要专精,还要广博。要文理兼通,以人文情怀涵养科学求索。学会充分利用图书馆、互联网、学术讲座以及北京作为文化中心的各种资源。腹有诗书气自华,要培养爱好读书的高雅情趣,理科生、工科生要多涉猎文史哲、管理学等方面的书籍,文科生要关注自然科学的进展。“博学之、慎思之、明辨之”,在广泛学习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学会反思和追问,学会鉴别和判断。不仅要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还要放眼世界,吸收借鉴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建立国际化视野。当我们养成了大胸怀、大视野,自然会树立大志向。
树立大志向,就是要在当今伟大时代为中华民族复兴建功立业。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文明,也有积贫积弱的伤痛记忆。9月3日,我国举行了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大会,同学们观看后一定思绪万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未来二三十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也是你们的黄金年华,国家的主要建设者将是你们这一代。我们要把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顽强不屈的抗战精神,化为自己的精气神,化为振兴中华的实际行动,力争有大作为。
同学们,未来是你们的。在此,希望你们真正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人,成为推动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推动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重要力量,成为一个让更多的人为你感到骄傲和自豪的人。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