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学子在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发布时间:2017-09-08 16:37:09 作者:曹俊雅 来源: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点击:


本网讯 “东华科技-陕鼓杯”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结果近日公示(http://iche.zju.edu.cn/)。8月23日我校化工系主任雷泽副教授,副主任蔡卫滨副教授带队参加全国总决赛,最终,我校“Sweetening 5S”团队不负众望,在总决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华北赛区特等奖。这也使得我校成为首都高校中唯一一所连续七年进入全国总决赛的高校。“硫光异彩”团队获得全国二等奖、华北赛区一等奖,“硫夏”团队、“Chem is try”团队获得全国三等奖、华北赛区二等奖,“the honor”团队获得华北赛区二等奖;另外,还有十个团队获得成功参赛奖。
本赛事是由中国化工学会、中国化工教育协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是为了多方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工程技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大学生的工程设计与实践能力而精心设计的比赛,是我国化工高等教育领域级别最高的学生竞赛。今年来自全国305所高校的1749支队伍报名参赛,共计287所高校的1019支队伍成功提交参赛作品。
华北赛区竞赛共收到57所高校、共计178件作品,经过专家评审,最终确定60件作品入围华北赛区决赛。8月4日,我校两只团队参加了在北京化工大学举行的华北赛区决赛,评比过程包括专项评审、小组展示以及评审提问环节,评委专家根据参赛队伍的设计文档质量、工程图纸、现代设计方法应用以及答辩质量进行评定。最后,由贾卓泰、毕磊、李枫盛、沈鸿波和郑闰组成的“Sweetening 5S”团队(指导教师:蔡卫滨、张香兰、张军、曹俊雅、解强)在比赛中脱颖而出,荣获华北赛区特等奖,并晋级全国总决赛;由黄翰林、李宏能、李迪、秦铭聪和程舒曼组成的“硫光异彩”团队(指导教师:张香兰、雷泽、张军、曹俊雅、张海永)荣获华北赛区一等奖。另外,由张世贤、胡涛、崔佳瑶、许雅喻和刘甜组成的“硫夏”团队、由王英明、朱志鑫、姚广、姜桂朵和耿丹华组成的“Chem is try”团队获得了全国三等奖,其余10队获得了成功参赛奖。另外,我校还获得了华北赛区最佳组织奖。
今年竞赛的题目是针对某一含硫工业废气源设计一套深度脱硫并予以资源化利用的装置。“Sweetening 5S”团队以“安全、节能、环保、经济”为设计理念,通过查阅大量文献以及相关国家标准,为辽宁新城热电100MW锅炉烟气脱硫项目确定镁法脱硫,针对现有镁法工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工艺和设备方面的改进。通过对工艺中三效蒸发、重结晶、高效分离新技术脱硫废水烟气蒸干技术的改进,以及反应分离集成技术塔的改进,高效反应新技术反应器的改进,以及新型过程设备换热器输送设备的结构创新,改善了吸收效果,减少了系统堵塞,提高了副产品经济价值。且通过全流程的节能设计,降低了能源消耗。运用hazop等软件对工艺进行了安全性分析,证明本项目不产生二次污染。本项目在达深度脱硫的目标下,年减排二氧化硫8921吨,二氧化碳8285吨,且年副产七水硫酸镁2万吨,副产品得到资源化利用。可见本项目安全高效,环保节能,经济适用。自校赛到区赛再到全国总决赛,团队成员努力拼搏、沉着应战、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最终夺得全国一等奖。
我校十分重视对大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自2011年在教务处的大力支持下首次参加此项赛事,并成功晋升全国总决赛以来,连续七年进入全国总决赛。为准备本次比赛,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成立了以曹俊雅副教授、张香兰教授、孙永军老师等为教练的竞赛指导组,在开题、中期检查、预答辩等过程中,不仅有解强教授、梁杰教授、初茉教授等为同学们答疑解惑,而且年轻教师张海永、唐元晖等也积极为同学们献计献策。
全国化工设计竞赛的题目具有很强的实战性和挑战性,最近几届,我校竞赛指导组尝试把竞赛题目与本科教学中开设的“化工专业综合设计”结合起来,一方面,学生通过参加竞赛,提前了解综合设计的程序、内容,使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得到了更好的训练,另一方面,吸引更多学生参与比赛,竞赛的高质量、高标准也带动了学生专业综合设计水平的提高。今年我校化工专业20组(100人)报名参赛,最终14组(70人)成功提交了作品,参赛人数和获得成功参赛奖的比例均在全国各高校名列前茅,有力地提高了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工程设计与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