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领导走访华电煤业集团数智技术有限公司并举行“科技矿场”揭牌仪式

本网讯 3月13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汪文生带队赴华电煤业集团数智技术有限公司走访交流,举行“科技矿场”揭牌仪式,并参观了公司的研发中心。华电煤业集团数智技术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孙长春出席仪式。汪文生介...

2025-03-28 浏览详情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我校荣获北京优质本科课程5门、 北京优质本科教材(课件)4项

发布时间:2022-09-29 16:48:11  作者:教务处  来源:教务处   点击:


本网讯  近期,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公布2022年优质本科课程和优质本科教材课件,我校力建学院《工程力学B2》荣获北京优质本科课程(重点),安全学院《岩石力学与矿山压力》、地测学院《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线上课程)、地测学院《土地复垦学》、文法学院《社会学》等4门课程荣获北京优质本科课程,能源学院《现代岩土测试技术》、地测学院《岩石学》、机电学院《计算机图形学原理与实现》、力建学院《结构动力学基础》等4项荣获北京优质本科教材(课件)。

1.北京优质本科课程简介

(1)左建平《工程力学B2》

undefined

《工程力学》系列课程是土木工程、工程力学、采矿工程等17个专业本科生的必修基础课。课程从知识传授、启发心智、人格塑造等三方面来达成教学目标,致力于培养学生应用力学知识,对拉压、扭转、弯曲等工程问题进行抽象、建模、分析和计算,以及开展实验的能力。课程负责人左建平自2007年主讲该课程,采用“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虚拟仿真-大创实践-工程实践”的教学模式。

(2)周爱桃《岩石力学与矿山压力》

《岩石力学与矿山压力》是安全工程专业必修课程。课程突出矿山安全工程特色,构建可灵活衔接、具有煤矿安全鲜明特色的课程教学内容,把煤与瓦斯瓦斯突出、瓦斯爆炸、矿井突水、冲击矿压等矿山灾害同课程授课内容紧密关联,为学生系统掌握矿山灾害防治理论和技术打下坚实基础,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独立思考及解决矿山安全工程问题的能力。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提出课程思政教学的“851”模式,即总结凝练课程思政的八大渗透点、五大融入主线和一个教学目标,实现专业知识教学与思政教育价值的有机统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戴华阳《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

undefined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是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理论性强,专业影响广泛。内容涵盖观测误差来源、精度指标、协方差传播律、平差数学模型与原则、经典平差方法、误差椭圆、近代平差概论等。课程以“背景-内涵-应用”连贯性为知识点的讲授思路,注重讲授知识点之间联系脉络。课程教学着眼于培养学生扎实的误差理论与平差理论基础,具备解决复杂测绘问题的能力。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模式和互动式教学方法,通过思政案例与课程内容的有效融合,引导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勤奋实干的职业精神,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4)李晶《土地复垦学》

undefined

《土地复垦学》是面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修复现实需求,以生产建设等损毁土地为对象,是研究土地损毁成因、特点和复垦修复理论、技术方法和相关政策的一门学科,涵盖土地复垦及相关概念、发展历程及进展、土地复垦基础理论、土地损毁调查评价与预测等。除课堂教学外,还设有1周计划学时的实践教学,理论传授和解决复杂工程实践问题能力并重,同时滴灌式深耕,培养家国情怀、环保意识和矿业文化自信。课程既是矿业类高校测绘工程、土地资源管理等专业的传统特色课程,同时也面向采矿工程、环境工程等专业选修。

(5)谭爽《社会学》

undefined

《社会学》是文法学院“博雅类课程”和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基础必修课”,是大一新生迈入专业领域的第一扇门。课程以“认识社会、理解中国、成为公民”为育人宗旨,帮助学生以系统思维和大局意识理解社会发展历程及国家治理实践,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培养经世济民的公民责任感。课程采用“兴趣——问题——解决——应用”的闭环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参与意识,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研讨、讲练结合等形式活跃课堂,突出课程的应用性与实效性,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

2.北京优质本科教材课件简介

(1)《现代岩土测试技术》教材

undefined

《现代岩土测试技术》由能源学院王春来教授担任第一主编,先后被全国10余所采矿院校选为教材使用,曾获“第三届煤炭行业优秀教材一等奖”。教材系统地介绍了岩土的基本性质、受载变形规律以及监测的基本方法及其应用,增加了无人机变形监测、超声波探测、微震监测技术等工程测量应用的先进前沿成果,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通过大量图片、实验等资料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材结构组织和内容表述都贯彻“传承、融合、创新”的理念,在坚持“三基、五性”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岩土测试新方法、新仪器的飞跃发展。

(2)《岩石学》课件

undefined

《岩石学》系列课件是与我校岩石学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精品慕课)、教育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以及北京市精品课程等相配套的多媒体教材,课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简单易学,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兴趣的提高。学生们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学习,结合慕课线上课程,有效地实现“课前预习+课堂强化+课后查缺”的创新型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拓展课堂范围、培养专业素质。课件为地质类专业学生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是地学爱好者了解地球系统的有用工具。

(3)《计算机图形学原理与实现》教材

undefined

《计算机图形学原理与实现》教材包含计算机图形系统组成、基本图形生成算法、二维变换和二维观察、三维变换和三维观察、三维对象表示方法、消隐计算、颜色模型、以及光照模型、明暗处理、阴影处理、透明处理、纹理映射等真实感图形绘制技术。教材不仅对计算机图形学的基本算法进行了详细推导,而且基于C语言对相关算法进行了编程实现,同时给出了丰富的算法应用例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深度。教材获得2020年第三届全国煤炭行业优秀教材一等奖。

(4)《结构动力学基础》教材

《结构动力学基础》课程教材着重解决结构动荷载作用下运动方程的建立和动力响应的求解等两方面问题,包括结构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单自由度体系振动问题、多自由度体系振动问题、无限自由度体系振动问题、结构动力分析的数值求解方法和结构动力分析的应用实例等章节。教材增加课后习题数量,注重实践教学,内容上体现建筑与土木工程类专业的特色,满足土木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需要。在原有知识点为体系的框架基础上,加入了实用的MATLAB数值求解程序,并通过一些算例,便于结构动力响应的数值求解。

上一条:我校4个项目荣获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

下一条:我校3名教师荣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奖、1个团队荣获北京优秀本科育人团队、1名教师荣获北京优秀本科实验教学指导教师

关闭

热门文章

更多+

专题报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