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领导走访华电煤业集团数智技术有限公司并举行“科技矿场”揭牌仪式

本网讯 3月13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汪文生带队赴华电煤业集团数智技术有限公司走访交流,举行“科技矿场”揭牌仪式,并参观了公司的研发中心。华电煤业集团数智技术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孙长春出席仪式。汪文生介...

2025-03-28 浏览详情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我校7项成果荣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发布时间:2022-09-29 17:01:14  作者:教务处  来源:教务处   点击:


本网讯  近期,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公布了2021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学校“新工科背景下土木类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成果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面向国家能源战略需求的矿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三三融合’模式探索与实践”等6项成果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一、新工科背景下土木类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成果简介

成果坚持本科生全程导师制与辅导员“双导”并驱,创新了“三全育人”新模式,建设了土木类专业“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体系,构建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育模式;组建了交叉学科课程教研室,编著具有广泛影响的系列教材,完善了模块化课程内容,搭建了线上线下融通的学习平台,形成了以“深耕智慧地下、突出应用创新”的特色鲜明的土木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与创新教育交叉融合,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北京市高等学校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构建了具有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的试验与实践教学平台,形成实践教学、科学研究与课堂教学相互融合体系。

二、 “面向国家能源战略需求的矿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三三融合’模式探索与实践”成果简介

成果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构筑了面向未来能源革命的一流矿业类新工科体系,推动传统煤炭主体专业升级改造,打造“4421”型精英本科生培养体系,形成了“纵向贯通、横向交融、能力导向”的通专融合课程体系;以“大思政”理念指引创建了“导师-课程-实践”全融合的育人格局,面向全体、贯穿全程,构建导师指导全过程、思政教育全引领、创新训练全覆盖机制,实现教书与育人、课程与思政、实践与创新相融合;以产学研深度融合构建了“本研-科教-产学”一体化育人的办学机制,以科教融合驱动创新能力培养,对接能源产业需求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三、基于OBE理念的测绘类专业新工科人才校企研协同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成果立足地下工程测量优势,确立了面向内外部行业转型需求的测绘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培养具有“测绘+”跨界应用和创新思维的新工科人才;基于OBE理念和面向个性化创新发展,构建了“1+X(学科交叉融合)”、“4+N(本博贯通培养)”和“H+A(国内外合作)”多元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立健全了测绘类专业校企研协同“三全育人”机制,学生就业率、升学率、就业质量、实践创新能力同步提升;搭建了测绘类专业校企研协同育人平台,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国际前沿和工程案例引入教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领域与测绘专业教学深度融合。

四、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全过程培养体系研究

成果提出了事故防治“源—防—控—救—管”全链条理念,重塑了以“专业导论→危险源辨识→安全管理→风险管理→应急救援→实践应用”为知识主链、思政教育全覆盖的全过程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依托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施科研反哺教学,加强基于“四位一体”的创新训练内涵建设,强化毕业设计“两覆盖、三结合”,践行了实践创新能力全过程培养方案;深化多渠道劳育力行作用,与企业共建产学协同全过程育人平台,强化劳动品质培养;全面贯彻OBE教育理念,形成校内校外双循环闭环反馈-持续改进机制,实现评价与改进的良性循环。

五、“双碳”目标驱动的煤炭地质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成果完善了注重创新能力的“一流教学体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爱校爱地质意识,落实学校本科生全程导师制;优化了学科交叉、科教融合的“一流创新平台”,充分发挥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优势,通过“111”引智项目、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平台,主动厚实专业水准,构建“重点实验室-校外实践基地-大学生创新训练-实习课-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了学生“一流国际化视野”,每个专业新增国际化课程,全英文授课,选派学生到国外高水平大学深造。

六、讲好中国故事:英语创意写作“两跨三协同”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成果历经十载探索,明确“学习创意写作、讲好中国故事”的教学目标,培养能够传播中国文化的国际化人才。坚持内外聚力,构建“两跨三协同”人才培养模式,思变求新,将创意写作教学与思政教育完美结合;通过情感激发,挖掘“以写促思”教学方法,求仁履实,引导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坚定文化自信。创办两届创意写作大赛,即“用英语讲矿大故事”“用英语讲中国抗疫故事”;举办创意写作讲座,参加国际顶尖创意写作会议并做主旨发言;创意写作及中西文化交流活动得到《北京日报》、“今日头条”、China Daily和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官网报道。

七、构架“4+5”立体交互式教学保障体系,推进行业高校一流数学类专业建设

成果坚持教学科研与学科专业建设相结合,着力构架4级(学院、系、专业、课程)负责人和5维度(导师制、创新创业、毕业论文、学科竞赛、班主任辅导员)导师协同联动的“4+5”立体式教学保障体系;延续新中国第一本《数学手册》的矿大数学文化传承,打造“思政育人-数学基础-行业特色”三位一体的课程群平台;以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为抓手,全程导师制保驾护航,形成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交互式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新建设格局;促进交叉融合,大力推进具有行业特色的国家级一流数学类专业建设,实现学生专业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双提升。

上一条:【疫情防控】针对进返京人员,北京重申这些防控要求——国庆假期临近,疫情防控政策划重点!

下一条:我校4个项目荣获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

关闭

热门文章

更多+

专题报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