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6名本科生开始人生新征程
发布时间:2008-06-25 17:08:28 作者:文/张玉强 图/解士军、姚利梅 来源:党委宣传部
点击:

2008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校党政领导杨仁树、乔建永、孙继平、范迅、姜耀东、王忠强、朱书全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如、钱鸣高、周世宁、彭苏萍出席毕业典礼

校党委书记杨仁树教授出席毕业典礼并颁发学位证书

校长乔建永教授作重要讲话

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教授讲话

副校长孙继平教授宣布赴艰苦行业一线就业的毕业生等名单

副校长范迅教授宣读2008届本科毕业生学位授予名单

副校长姜耀东教授宣布优秀毕业生名单

校党委副书记朱书全主持毕业典礼

优秀毕业生代表发言

颁发学位证书

毕业宣誓仪式

毕业宣誓仪式

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会场
6月25日上午8:00,当从校党委书记杨仁树、校长乔建永、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如、钱鸣高、周世宁、彭苏萍手中接过学位证书的那一刻,也就意味着我校2008届的1146名本科毕业生即将踏出校门,开启人生的新征程。这一刻,1146名莘莘学子,有的欢呼雀跃,有的流下激动的泪水,有的默默地回味着四年的酸甜苦辣,无论哪种方式,都夹杂着与老师、与同学离别的神伤。
“希望你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树立报效祖国的理想、怀有上善若水的心境,海纳百川的胸怀,持之以恒的毅力,永不放弃的信心。只要具备了这些,成功的人生一定是属于你们的”。校长乔建永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既对同学们提出了要求,更为同学们提供了动力。让许多同学都铭记在心。
即将离开母校,母校的嘱托又怎能让人忘记。乔建永校长的殷切叮嘱让大家再次有了“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感受。他嘱咐大家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坚定理想信念、勤奋刻苦学习、勇于艰苦创业、培养高尚品德,不负重托、不辱使命,把火红的青春奉献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壮丽事业。他殷切寄语同学们,要迎难而上, 树立大爱情怀;要博学笃志,切问近思;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要豁达大度,培育高尚品德。他希望同学们要牢记汶川大灾难之后的大爱精神,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刻,迎难而上。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要大力发扬我校“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树立大爱情怀,敢于在最困难、最艰苦的地方大显身手,奉献智慧;要敢于创新、善于创造,更要广泛学习各种知识,坚定自己的高远志向,恳切请教,细心思考;要培育高尚品德,培养自己宽阔的胸怀,非凡的气度,讲求兼实并蓄、团结协作,保持豁达大度和海纳百川的心境,努力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集体氛围;要善于并肯于从身边的一件件小事做起,从基层做起,善于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去,不骄不躁,认真干好每一份工作,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用自己的青春和热情,智慧和知识谱写自己奉献祖国、服务社会的人生之歌。
为祝贺他们顺利毕业,校党政领导杨仁树、乔建永、孙继平、范迅、姜耀东、王忠强、朱书全全部出席他们的毕业典礼,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如、钱鸣高、周世宁、彭苏萍亲自为他们颁发学位证书和荣誉证书。各学院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也参加和见证着这一庄重的仪式。
这1146名饱含激情与梦想的本科毕业生,无疑是时代的佼佼者。他们中有379人在校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800余人成为入党积极分子。相当一部分同学到重要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事业单位就业。
他们中,有92名本科毕业生志愿到西部工作;33名本科毕业生到艰苦行业一线就业;38名本科毕业生到京郊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101名本科毕业生到煤炭生产一线就业;3名本科毕业生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满腔热情地投入到边疆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事业之中。当副校长孙继平宣读这些学生的名单时,大家一起鼓掌,掌声里是鼓励,是希望。
当副校长范迅宣读授予学位名单时,大家一起鼓掌,掌声里是激动,是兴奋。
当副校长姜耀东宣布优秀毕业生名单时,大家一起鼓掌,掌声里是钦佩,是祝福。
毕业典礼上,彭苏萍院士还把自己的人生感悟与大家分享、共勉。
管理学院何永祥代表全体毕业生表达了大家的心声,最后,1146名毕业生挺胸而立,举起右手,庄严宣誓,表示将牢记师长教诲,弘扬矿大精神,崇尚科学、追求真理,艰苦奋斗、勇于创新,迎难而上、不断进取,奉献社会、服务人民,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为祖国富强不辞劳苦,为民族的复兴奋斗终生。
雏鹰展翅迎风浪,青年奋发搏激流。或许这1146名毕业生在未来的人生旅程上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但是,我们相信,只要他们继续发扬矿大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把自己的理想与祖国的需要紧密结合,有母校的强大支持,有他们坚定的信心,有他们强烈的责任心,有他们厚重的爱心,有他们炽热的中国心,他们一定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属于母校,属于祖国和人民的新的更大辉煌!